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1-0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安徽省首届职工故事会荣誉项的选手及单位名单

    摘要:“最感人”荣誉项选手名单车知行《萤火微光聚以成芒》(报送单位:省农林水利气象工会)金悦《大平车小司机》(报送单位:中铁四局)刘婉春《天轮飞转谱华章》(报送单位:淮北市总工会)“最励志”荣誉项选手名单左

  • 休宁:源头古村民俗迎新年

    摘要:本报讯2023年12月31日,丽日蓝天,游客在中国传统村落休宁县溪口镇源头村里赏民俗,迎新年。源头村地处海拔1075米的仙姑尖山腰,有600多年历史,满眼皆绿,竹海万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7%,村中有瀑

  • 定远县举办职工群众原创文艺作品展

    摘要:本报讯日前,由定远县委宣传部主办,县总工会、县文联、县文明办承办的定远县第六届职工群众原创文艺作品征集展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此次职工群众原创文艺作品征集展示活动释放了创造活力,广大职工群众在舞

  • 矿工作家周宗雄长篇小说《山的轰鸣》与读者见面

    摘要:本报讯日前,由铜陵市总工会、市文联共同举办的铜陵矿工作家周宗雄长篇小说《山的轰鸣》读者见面会在该市图书馆举行。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昌生出席会议,对矿工作家周宗雄予以高度评价,并号召全

  • 九龙献福

    摘要:

  • 含山县举办“褒禅山杯”摄影大赛

    摘要:本报讯2023年12月30日,含山县“褒禅山杯”摄影大赛颁奖仪式在县文化馆三楼礼堂举行。据悉,本次摄影大赛由县委宣传部、县文化旅游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县文旅体局、县文联主办,县摄影家协会承办。含山县“褒

  • 山歌好比春江水

    摘要:“是风哪有北风凉,是花哪有桂花香,石榴开花红似火,栀子开花白如霜……”雪后初晴,桐城市双港镇青城村冬季“村晚”展示活动的舞台上,一位老大爷与一位小伙子同台演唱桐城歌《小大姐的鲜花引动着郎》,那清亮的音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歌好比春江水

——访国家级非遗桐城歌代表性传承人倪渐银

   期次:第8238期   

“是风哪有北风凉,是花哪有桂花香,石榴开花红似火,栀子开花白如霜……”雪后初晴,桐城市双港镇青城村冬季“村晚”展示活动的舞台上,一位老大爷与一位小伙子同台演唱桐城歌《小大姐的鲜花引动着郎》,那清亮的音色、宽广的音域、嘹亮的唱腔,如空谷回响,引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台上演唱桐城歌的,是师徒。师傅倪渐银和徒弟江淼,分别是国家级非遗桐城歌市级和县级代表性传承人。这一天,他俩同时获第二届桐城市最美非遗传承人表彰。

倪渐银是桐城市大关镇人。1955 年,他出生在旵冲村邓庄,从小受山歌、鼓书等民俗文化的熏陶,喜欢上了山歌。2008 年,桐城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来,与他一塘之隔的查月华老人传唱桐城歌,成为桐城歌非遗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倪渐银深受鼓舞,学习传唱的桐城歌越来越多。

第一次认识倪老是五年前的一次年会。倪渐银老人上台演唱了一首桐城歌《山歌好喊口难开》,那敞亮的歌喉和不绝如缕的尾音,如同站在高山之巅面对空谷呐喊,一下子震住了所有参会人员。不过,包括我在内,许多人对于“喊”字不理解,认为应该是“山歌好唱口难开”,怎么可能是“喊”呢?

为了解开“喊山歌”之迷,我和朋友来到群山四起的旵冲。彼时秋雨绵绵,邓庄山冲里袅着一层雨雾,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庄的石墙、水泥路洁净如洗,农家屋顶上的炊烟袅袅婷婷。在查月华家的走廊上,查月华和倪渐银为我们演唱了桐城歌《倒花名》《桅子花开枝搭枝》,倪渐银还敲起架子鼓,表演鼓书说唱。他们的嗓子好,中气足,唱出来的山歌,音域宽广,嘹亮悠扬,唱得我们的嗓子也痒痒的。原来,这里的山这么高,水这么清,环境这么好,乡风这么淳,唱歌时不大着声音喊,心里憋得难受啊。这才知道,这里的山歌真的是喊出来的,只有喊,才能酣畅淋漓地表达,才能痛痛快快地抒怀。

倪渐银不仅会唱山歌,还会说鼓书。我是从朋友圈中看到倪老说唱鼓书的。那是清冷的冬季,倪渐银站在倒映着寒树、远山和炊烟的池塘边,敲着鼓书,打着檀板,说唱鼓书《党建引领信任村》:“板鼓一打我开音,叫声各位同志们,今天不把别的说,说段信任村各位听分明……”这段洋溢着新时代文明气息的鼓书说唱视频,作为“乡风文明”的经典案例,被我用在高素质农民培训教学中,学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跃跃欲试,说回去也跟着说唱几段。

倪渐银是一位朴实的农民,他从旵冲这些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中,感受到党恩国策的温暖,自己填词,创作鼓书,弘扬主旋律,传播党的好声音。他以鼓书说唱的形式,多次参加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移风易俗、乡村治理、敬老爱老主题宣讲。他的鼓书说唱——打鼓尖腔自成特色,鼓书说唱《誓把鬼子一扫尽》曾在央视七套“国防军事”频道播放。

一次无意中,我刷到了倪渐银的抖音。原来他是个闲不住的人,60 多岁的年纪,还承包了几亩水田和旱地,种稻种油菜种山芋种黄豆种玉米,白天下地干活,晚上说唱鼓书,制作抖音,把桐城歌搬到网上。目前抖音中的桐城歌作品已达850部,粉丝5780多人,关注6480多人,点赞21.2万。

他的抖音作品见风挂牌,现编现唱,张口就来。初夏时节,他和爱人在烈日下的玉米地里锄草。为了解乏,他自编唱起了山歌:“日出东方万道光,照到旵冲大邓庄。我和老伴来除草,唱段歌儿提精神……”春季摘茶,他和爱人一起上山,摘着摘着就唱起了山歌:“唱支灯歌提精神,灯歌子不唱冷湫湫……”爱人觉得好气又好笑,打趣道:“小老头子哎,你一上午就知道唱,看你能摘好些茶来。”倪渐银也笑了,也许他心里想起了黄梅戏《天仙配》中的那句唱词“你挑水来我浇园”,要是能再唱段《夫妻双双把家还》,那才来劲呢。

冬闲时节,倪渐银也没闲着,他在家里忙着洗山粉、晃米面、打米糖,制备年货。到了晚上,他咪了一杯桐城老酒暖身,敲起架子鼓,打响竹板,开始了他的打鼓尖腔表演《莲花十朵层层开》:“鼓连板子板子挨,说段莲花朵朵听开怀……”视频录制后,他在手机上一笔一画地编辑唱词,发布抖音。他的抖音作品内容朴实,如开在地里的山花,看似不起眼,却给人带来扑鼻的芳香。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在忙于农活和家务的同时,还抽空开抖音直播,我十分敬佩,又感到意外。一个冬雨绵绵的日子,我和桐城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一道走进倪渐银家。倪老说,他喜欢唱歌,尤其是桐城歌中的旵冲山歌,干活时唱唱就不觉得累,阴雨天闷在家里唱,心情就开朗了。他还说,他的下一个梦想,是在直播说唱桐城歌的同时,能让字幕同步出现在电子屏上,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桐城歌,让桐城歌越唱越远。

现在,他有了徒弟,跟着他学唱桐城歌,他感到很欣慰。双港镇青城村冬季“村晚”展示活动在安徽省文化馆“安徽公共文化云”平台直播,视频在网络上回放,好评如潮。

山歌好比春江水,歌声悠悠情悠悠。我从“村晚”倪渐银师徒二人那嘹亮的歌声里,看到了绿油油的春天已然到来。 (疏泽民)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