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1-2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合肥首条氢能公交线路开通

    摘要:本报讯记者1月24日从省国资委获悉,合肥市首条氢燃料电池公交线路近期开通运行,首批23辆安凯氢能公交投入示范应用。2023年8月28日,安徽首座、国内领先的“油气电氢服”一体化综合能源港(下塘梧桐大道

  • 2023年我省住房公积金归集资金突破千亿元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始终坚守实现百姓“住有所居”的制度初心,大力推进住房公积金提质扩面,不断优化住房公积金服务保障水平。2023年归集资金总额1033.50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扩大制

  • 亳州:城市供水“大水缸”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摘要:1月23日,亳州市,无人机航拍的亳州城南调蓄水库,蓄水容量460万立方米。亳州城南调蓄水库作为亳州人的“大水缸”,可以保证亳州主城区供水。近年来,亳州市积极推进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建设,加快实施“皖北地区

  • 省总工会领导赴互联网企业送温暖

    摘要:本报讯1月19日上午,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胡少石带领安徽省网络信息工会一行赴安徽电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两节”送温暖活动,安徽电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及工会负责同志陪同慰问。胡少石一行首

  • 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助力我省高质量发展

    摘要:1月23日上午,省两会开幕后,代表委员们结合工作实际和履职心得体会,围绕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水利工程建设、课间10分钟、发挥法治引领规范保障作用等热点话题,与记者面对面交流,为

  • 有效发挥工会组织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实现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贡献力量

    摘要:本报讯1月24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成员,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徐发成在参加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池州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王清宪省长所作的工作报告,坚持以习

  • 近三年银行机构向脱贫地区累计发放贷款19.7万亿元

    摘要:据人民网消息1月23日,记者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获悉,3年来,银行机构向脱贫地区累计发放贷款19.7万亿元,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4.4%;农业保险为脱贫地区累计提供风险保障4.3万亿元,年均增长7%;

放大 缩小 默认

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助力我省高质量发展

   期次:第8255期   

1月23日上午,省两会开幕后,代表委员们结合工作实际和履职心得体会,围绕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水利工程建设、课间10分钟、发挥法治引领规范保障作用等热点话题,与记者面对面交流,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省政协委员阮怀楼:锻造大国工匠 赋能首位产业

大力发展汽车“首位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一级巡视员阮怀楼聚焦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向大会提交了《关于锻造大国工匠 赋能首位产业的提案》。

对此,阮怀楼委员建议,从四个方面来打造高素质新能源汽车产业工人队伍,汇聚起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省的强大合力。

在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工人的素质能力方面,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按照新能源汽车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在锻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工人的骨干主力方面,组织广大产业工人开展生产达标、质量提升、技术攻关、优质服务等劳动和技能竞赛,进一步健全竞赛工作同先进评选、技术职称评定、技能等级认定、工资收入等相融合的制度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激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工人的创新活力方面,建立“揭榜挂帅”“揭榜领题”等制度,实行“技师+工程师”等团队合作模式,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科研技术攻关中发挥技能人才创新作用。

在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工人的职业吸引力方面,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省人大代表丁俊:加快水网建设 构建安徽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202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决策部署,持续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促进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水利项目落地实施。全省全年共完成水利投资641.3亿元,同比增长8.2%,再创历史新高,争取中央投资114.1亿元,争取份额位居全国第一。

“但是,我们也看到,全省河湖水系众多,气候条件复杂,近年来极端天气增多,水旱灾害密集交替发生。”丁俊表示,作为一名水利领域的省人大代表,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严格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开展调研,积极为全省水利发展建言献策。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安徽水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着力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配置体系、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推动加快建成“系统集成、多元融合、循环通畅、安全绿色、创新智能、调控自如”的安徽现代水网,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省人大代表方少杰:多措并举保障孩子们的课间十分钟

近期,学校“课间10分钟”问题受到不少家长的关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中小学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活泼的生命,总是被‘圈养’,一味地文静,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也会妨碍心理健康。”方少杰说道。

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经过调研,方少杰认为要想真正激活课间10分钟,必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保障工作。

首先要安装“稳定器”,让学生动得放心。安全隐患是扼杀课间活动的主要因素,不少学校教师担心承担责任,通过限制学生课间活动范围和自由度,来减少这种风险。为此,学校要做好安全宣传工作、环境安全保障、配好安全监督员。

其次要打响“规范铃”,让学生动得顺心。一方面要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打响“下课铃”。另一方面要规范常态化督导机制,打响“监督铃”。

再者要系好“活动绳”,让学生动得开心。要系好有序活动绳、“大手牵小手”活动绳和“家庭学校一体化”活动绳,共同守护孩子们的课间10分钟。

最后要开辟“游乐场”,让学生动得舒心。方少杰建议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空间创造活动场所,开辟学校课间活动“游乐场”:一是利用学校操场,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二是利用楼道地面,开发“跳房子”等益智类游戏;三是利用劳动基地,开发亲近大自然等劳动游戏;四是利用室内,开展课桌舞等韵律游戏活动。

省人大代表周冰一: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怎样充分发挥法治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

“首先要做到科学立法,有法可依是法治的基础。”周冰一介绍,近年安徽省委作出“把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建设新能源汽车强省”的决策部署,加快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我省就此制定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条例》是全国首部省级层面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立法,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我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率先立法、先行示范的积极实践和有益探索。

“其次要做到公正、能动司法。”周冰一表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而能动司法,善意执行换来企业出路,这就是最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作为人大代表,在此次两会上,我也带来了希望对破产管理人名册进行调整增加,适应破产审判工作的需要,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发挥法治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周冰一说道。(本报记者 刘艳玲 夏梦)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