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一个特别熟悉的字眼。爱“读”才会赢,读书与幸福相伴相生,二者交相辉映,共同编织成一个美丽的梦想之翅。
然而,幸福的甜总是与读书的苦相伴而生。俗话说:“享同样的福,受同样的罪。”就好比一颗玻璃糖,只有刚开始品尝到越苦的滋味,到最后才会越发地感受到甘甜的喜悦。读书也是如此。
读书,它没有电视剧里华丽的服饰,男女主人公情感的纠葛,跌宕起伏的剧情;它没有游戏里功能齐全的装备,炫酷的打怪 场 景 。 它 只 有 白 底 黑字,一排排、一段段、一页页,只有你静下心,俯下身,才会发现平淡无奇的字里行间里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孟德斯鸠曾说过:“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这句话一点也不假,有一年的暑假我迷上一本书——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它体现了男女主人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一有空,我就捧着书,饶有兴趣地读着,体会男女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身临其境。那本名著,充实了我整个暑假生活,使每个寂寞无聊的夜晚都变成了美好享受的时光。读书,是个妙不可言的心理历程!
每次偷懒,都会变成日后打脸的一巴掌。小时候的我,对这句话不是很理解。一直以为,读书是门苦差事,每次看书写字都是父母逼着学的。后来,面临着中考、高考的压力,我才开始明白父母当初的苦口婆心。看着身边的同学踏进重点中学、名牌大学的时候,慢慢地后悔当初的贪玩,浪费宝贵的时光。读书,来不得半点的马虎,人生亦是如此。有些书,是必须要读的,刚开始没有认真读,后来要付出十倍的努力来读它。记得我考证的时候,其中有一本书是法规,里面全是法律条文,特别地枯燥、乏味,就没有认真地看,更别提背诵了!等到分数结果公布的那天,就因那门课没过,一直拿不到证。那时的我,别提有多懊悔了!看到别的同学捧着证书的时候,心里一阵阵地痛。后来,就特别认真地背诵,不放过一字一句,功夫不负有心人,拿到证的时候,那种幸福感是无法言喻的,幸福的背后是无尽的辛酸与付出。
张潮说过一句名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由此可见,读书是不分年龄段的,人的一生都离不开书。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同一本书,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它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西游记》,四大名著之一,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看。那时的印象,就是一本降妖除魔的书。现在我长大了,对它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它深刻地揭示出人生哲理,为人处世的方法,师徒四人的不同性格特点,决定了不同的人生定位。
爱读书,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态度。读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分不开的,必须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变“读一阵”为“读一生”。
现在我工作了,也要读书。“工作太忙”绝不是逃避读书的借口,宏伟大气的新图书馆,优美的阅读环境、优质的阅读产品、满意的阅读服务,工作闲暇之余可以去那里充充电。读书,是个永不停歇的过程。有次,我隔了好几个月没有看书,等我再看书的时候,我发现已经看不进去了。所以,读书,应“永不断电”。
“为什么要读书?”我经常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我觉得,读书会带给我幸福、快乐,读书会让我觉得生活有意义;我不想被繁忙的工作“绑架”,读书会给予我充足的休闲时间,让我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读书,我的幸福,我的梦。(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