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4-0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池州:探索地名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径

    摘要:近年来,池州市从命名设标、地名文化、地名服务等方面,集合众力、不断创新,努力探索地名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径。试点先行,推动地名服务乡村振兴。池州市以青阳县为试点,深化乡村地名服务。截至目前,该县规

  • 村里建“小区”养老不孤单

    摘要:“李大娘,最近身体咋样?有啥困难没有?”日前,阜阳市太和县关集镇王寨集村党总支书记王辉等人,来到九旬老人李桂英家中探望。李桂英住在村里为高龄空巢老人建设的“养老小区”内,老人的房屋是红顶白墙的瓦房,有

  • 田间警务护平安

    摘要:3月28日,六安市舒城县公安局舒茶派出所民警走进茶山开展巡逻守护,并与茶农交流了解周边治安状况,听取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王可海/摄

  • 休宁县“志愿服务+”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

    摘要:本报讯爱心理发、家电维修、义诊服务……3月,在黄山市休宁县状元广场,一场场便民公益集市活动接连开展,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老年人年纪大了,出门也不方便,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免费理发,真是太贴心

  • 合肥打造15分钟不动产登记服务圈

    摘要:本报讯近日,在合肥市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点(中信银行网点),市民来女士成功办理了“贷款审批放贷+转移登记﹢抵押权变更登记﹢抵押权设立登记﹢水电气联动过户”组合业务,而且很快就通过在银行布设的自助打证机,

  • 怀宁县搭建平台“尊兵兴企”促就业

    摘要:本报讯3月,一批年轻退役军人陆续返乡,安庆市怀宁县人武部及县乡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纷纷开启“就业季”模式,实现退役军人“前脚退伍,后脚进企”的无缝对接。近日,怀宁县马庙镇退役军人黄文健应聘到镇内工业园区的

  • 拳拳报国心殷殷桑梓情

    摘要:在军营,他精武强能、敢拼敢干,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退役后,他诚实守信,敢闯敢试,拼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事业有成后,他心系桑梓,返乡建厂,助力乡村振兴。他对困难职

放大 缩小 默认

拳拳报国心殷殷桑梓情

——记萧县退役军人企业家闫朋

   期次:第8299期   

在军营,他精武强能、敢拼敢干,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退役后,他诚实守信,敢闯敢试,拼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事业有成后,他心系桑梓,返乡建厂,助力乡村振兴。他对困难职工慷慨解囊,对困难学生无私资助,对家乡的交通、教育事业鼎力相助……他就是萧县退役军人企业家闫朋。

光荣入伍 苦练本

闫朋 2003 年光荣入伍,服役于武警河北总队某部。“好男儿就应当怀一腔热血,披一身戎装,用青春和激情保家卫国!”谈及自己从军的原因时,闫朋表示。他从小就崇拜军人,多年来,县里每年都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庭送喜报,闫朋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更加坚定了参军入伍、报效国家的信念。

进入军营后,闫朋苦练本领,很快在搏击、擒拿等多项比赛中崭露头角。不久,“魔鬼周”训练开始了:每天训练超过18小时,负重30公斤,完成攀岩、全副武装奔袭、负重涉水、抢占坡顶、意志障碍、搬运伤员、扛圆木等27项训练科目。闫朋咬紧牙关,冲锋在前,率先完成了所有科目,带领全班第一个到达终点。因表现突出,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并被提升为副班长。

“军营是磨炼意志的场所,在那里,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幅提升,为以后做好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闫朋表示。

自主创业 造福桑梓

2005年,闫朋从部队退役后,在班长徐晓伟的邀请下前往江西抚州创业。他做起了禽蛋加工业务,主打“谷物蛋”“杂粮蛋”等,创建了一系列食品品牌,不久又建成了自己的工厂。他待人诚实守信,产品货真价实,销售渠道越来越广,产品收益越来越大,到 2018 年时,他的工厂已有60多名职工,年产值3000余万元。

多年来,无论在哪里,闫朋始终关心着家乡的发展。为响应国家号召、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2022 年 9月,他决定把江西的工厂搬回老家,助力乡村振兴。

经过周密部署,2022年11月,闫朋在家乡张庄寨镇闫阁村成立了安徽省熙鹏食品有限公司,主打“保洁蛋”“谷粮蛋”等,带动周边 160 多人就业。他利用之前的销售渠道,同时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很快便将产品销往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年产值达3亿多元。

“自从闫总的厂子在俺村里建起来后,周边各村有160 多名中老年农民工来此干活,不用跑远路,每月3000 至 5000 元的工资,一年最多能挣到六七万元钱呢!”公司职工吴玲喜滋滋地说。

热心公益 扶危济困

多年来,闫朋一直热心公益事业。回乡后,他每年春节都要为闫阁村 80 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放价值 200多元的慰问品,并积极与爱心组织一起前往各乡镇敬老院慰问老人,走村入户为困难家庭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近三年来,他已帮助了240多人。

家住酒店镇酒店村的孤儿朱翠玲跟着爷爷奶奶艰难度日,闫朋对她进行了资助,已坚持了 6 年。同时受助的还有祖楼镇湘山庙村的谢平安等 4 名儿童。现年53 岁的任爱霞是安徽省熙鹏食品有限公司职工,丈夫病逝前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还有个上大学的儿子,生活极为艰难。闫朋知道后,不仅为她增加了工资,每月还拿出1000元作为她儿子的生活补贴。

对于家乡的交通、教育事业,闫朋更是鼎力相助,常常捐款捐物、提供设备。“只要能为家乡尽一份力就行!”闫朋表示。

无论是在军营还是回到家乡,闫朋释放的都是正能量,传递的都是真善美,用实干担当彰显退役军人本色。(张祖北)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