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最美人间四月天,春意盎然景如画。眼下正是出门踏青游玩的好时节,人们纷纷外出赏花游玩,踏青拾翠,尽享春日好时光。本报特将视角转向如画美景的背后,以展现我省各行各业正以“实干争春早 奋斗正当时”的奋进姿态,书写关于春天的故事。
春和景明,万物复苏,眼下又到春游踏青时。乘坐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从京沪高铁上海虹桥站出发,一路行至南京,透过窗口看风景,路边两侧绿树成行,郁郁葱葱,形成了一道靓丽的生态风景线,令人陶醉,正可谓“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
修剪树木,整地刨坑,挥锨提桶,补植幼苗……入春以来,长三角铁路部门抓住绿化的有利时机,组织人员在千里铁道线上植树绿化,延伸沿线铁路两侧“绿色长廊”,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交上智慧答卷。
植绿带,美化新线铁路
笔直的新建高铁线,与两侧枝叶繁茂的绿化景观遥相致敬。记者走进浙江湖州,在沪苏湖铁路道场山隧道进出口,一条由金森女贞、雀舌黄杨、红叶石楠构成的绿化带格外耀眼。在边仰坡防护施工中,建设者采用骨架护坡防护形式,自下而上,分段施工,培土种植灌木,结合撒播草籽防护,防护面积6518平方米,种植灌木7万余株。
植树造林,对美化环境、涵养水分、防风防沙、固化路基、确保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围绕建设美丽中国,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为己任,主动融入、全面接轨,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推进铁路绿色通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集团公司投入4700 余万元用于绿化建设,绿化里程 32.12 公里,栽植乔木 6.4 万株、灌木 49.38 万穴。在沪苏湖铁路新线建设中,上海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推行“边建设边绿化边环保”计划,用智慧融入绿色,为新建高铁线添上一抹新绿。
集团公司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要求,组织绿化办、建设部、铁路园林公司对绿化设计方案进行对接、审核,为建设新线绿色通道打下坚实的基础。去年,对沪宁沿江高铁 269 公里绿化和杭昌高铁黄昌段32.12 公里绿化进行了验收和达标评定,其中优良率达到了100%。今年集团公司加快承接推进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建设投资持续处于高位,预计全年完成基建投资超1400亿元,池黄、宣绩、沪苏湖等7个项目开通,新线绿化抓早提前,相关部门单位深入对接,按照“同设计、同施工、同验收、同达标”,扎实推进新线绿化工作。
添“绿肺”,管护修补林带
“线路已封锁,可以进网作业”。3月5日深夜,随着养护区段高铁动车进库停运,安徽铁道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园林分公司“90后”铁路林务工杜正洲接到了驻站防护员的指令。接下来,他和他的同事们在安徽全椒县境内的合宁线上,争分夺秒地进行线路苗木养护作业。他们修剪了女贞等树木,并清除了杂灌木。近十年来,经过他们的接续努力,管内京九、淮南、青阜等线路“绿色长廊”贯通,累计栽植各类乔木、灌木近百万株。仅去年,该公司就在京九、阜六、青阜、阜淮、宁西、合蚌客专等线路,修剪苗木1100余公里,及时对危树进行处置。
营造“绿色长廊”,贵在常抓不懈。随着时间推移,铁路沿线树木冠幅越来越大,汛期受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极易造成树木倒伏侵线,影响行车安全。在狭长的铁路地段,不适合机械化运作,需要铁路林务工补植、管护。由于每条线造林时间不同,因此需要按照编制的养护计划,及时采取人工修枝和控高措施,以防止树木侵线,确保高铁安全。
植树绿化“三分在种,七分在管”。集团公司绿化办切实加强既有林带日常绿化养护专业管理,精准测算年度绿化养管投入预算。工务设备管理单位落实主体管理职责,加强铁路绿化基础管理。各园林公司以绣花功夫做好绿化美化,按照管辖范围,与各工务段、高铁基础设施段密切配合,落实《沿线防护林带养护技术规程》等要求,负责既有林带的日常管护工作,开展高铁、普铁沿线绿化林带修剪、病虫害防治、除草、抗旱等养护;巡视沿线林带,对发现倒折、死亡树木适时补植,高度重视管护工作,确保所植苗木活起来;做好林带、山场防火,确保线路绿化林带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安全可控。
一排排女贞、龙柏错落有致,成林成带。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上海高铁基础设施段负责沪宁、沪杭、宁杭、京沪高铁上海至南京南基础设施养护维修和沿线绿化管护任务,像确保高铁安全一样守护沿线绿化,全力打造生态绿色高铁。他们建立段、车间、工区三级绿化管理机制,外部环境巡视组每月对沿线绿化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投入千余万元资金,完成沿线30余万平方米空闲场地洁化绿化美化改造;开展企业绿化提升行动,在沿线 7 万余平方米的生产场院,栽种花卉 10 余种、苗木 10 万余株。目前,在管内高铁沿线种植乔木 24 万株、灌木 3229 万株,实现 202.72 公里可绿化里程100%绿化、达标。
草如茵,树如盖。集团公司绿化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23 年,经各单位努力,集团公司共处理铁路沿线危树 20.76 万株,其中地方危树5.4万株,修剪铁路树木15.36万株。”
布绿景,营造视觉盛宴
吐绿的夹竹桃,滴翠的紫薇,葱郁的椤木石楠,如丹的红叶李……“绿色长廊”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复兴号列车在杭黄高铁线上飞驶,涌动的绿色映入眼帘,绵延不断,像徐徐展开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绿化景观“一步一景”,白墙黑瓦清爽整齐、沥青马路洁净平整……去年 11 月,集团公司在芜湖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观摩亮化、美化的芜湖东站区,赢得啧啧称赞。该标准化规范化站区创建以来,完成绿化整治34200平方米、路面浇筑硬化33400平方米、更换走行板17710米。
火车穿越长三角,满眼葱绿满眼春。列车进出合肥南站,南北两端约2公里线路两侧,梅树成林,柳树成行,起伏的坡地上遍布绿植。近年来,集团公司与地方政府部门健全路地联动机制,采取共建共治共享的模式,深度融合路网美化与沿线环境整治,缔造美丽家园。铁路沿线各单位把沿线环境整治与植绿护绿有机结合,充分运用搭建路地联防联管、信息共享和协同处置机制,通过路地通力合作,打通绿色长廊常态化维护的“最后一公里”。
攻难点添绿色,扮靓铁路沿线风貌。京沪线昆山站到正仪站间的两条铁路线“夹心地”,绿树成荫,碧水荡漾。整治前,这块 22 万余平方米的土地,建筑材料乱堆,施工机械遍布。路地联合行动,治理生态环境,将其改造成生态公园,由过去的“脏乱差”变为“洁净美”。自开展沿线安全环境综合整治以来,在江苏昆山境内的京沪铁路沿线覆绿逾 100 万平方米,提升了城市“颜值”。
万里铁道万里林,“绿色长廊”在延伸。截至 2023 年底,集团公司铁路绿化里程 8138.77公里,其中栽植乔木、灌木分别为 1123.42 万株、10444.84 万穴,实 现“ 一 站 一 景 ”“一线一特色”、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打造了一条条外美内实、赏心悦目、与沿线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绿色长廊”。
(陆应果)
扫一扫,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