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休闲和放松的时间,但对于合肥市包河区环卫工人韦章萍来说,这不过是17年来早已习惯的更加忙碌的工作日罢了。4 月 26 日,她在微信群里和同为环卫工人的袁文英、胡照霞说:“从清明节假期路上的人流量、车流量来看,这个五一假期估计会更加忙碌,我们都要加把劲儿,先把假期的环卫工作保障好,聚会的事往后推一推吧!”
2007 年 8 月,韦章萍、袁文英、胡照霞同时入职包河环卫,被分配在滨湖新区西藏路的不同路段。那时,滨湖新区正处大建设时期,到处都是建筑工地,铲除泥点、洗刷道路是环卫工人的日常工作,她们经常由于突击保障工作被调集到一处,在凌晨和深夜里,在烈日与大雪中,提着铁锹、扫帚并肩“战斗”,逐渐成为互相支持的“战友”。“很多突击保障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确实比较累,一些老伙伴相继退出了,没想到我们三姐妹共同坚持了 17 年。”韦章萍说道。
如今,经过多次调动,韦章萍、袁文英、胡照霞已分属包河环卫不同的市场化公司,但她们仍并肩而战,同享这份工作的苦恼与喜悦、疲惫与收获——53 岁的韦章萍现已成为一名环卫班长,负责长沙路至中山路区域 9 条道路的保洁工作,她要求她带领的环卫工人每天掏绿化带、定期洗路牙、经常清理树坑,她说:“只有维持常态化的精细作业,才能确保进行突击保障工作时不会手忙脚乱;55岁的袁文英现已成为一名环卫队长,管理200余人的环卫队伍;50岁的胡照霞则一直坚守在西藏路上,她像打扫自家的花园一样精心呵护着这一条路,她说:“每一个角落、每一片绿化带我都要清理得干干净净。”
由于滨湖新区保障任务多、保洁标准高,平日里,三人都能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压力。“遇到困难时,我们会在微信群里交流,互相打气、安慰。”韦章萍说,正因为有了这样的陪伴,虽然近年来她已做了4次手术,却从未想过辞职,“我们干了 17 年的环卫,已经对这份工作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不会轻易放弃的,就是希望市民朋友们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毕竟环境卫生要靠大家一起维护,我们三姐妹约定好了,等真的干不动时,再一起退休!”(本报记者 夏梦 通讯员 邵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