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8日,在安徽省庆祝“五一”暨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劳动竞赛大会上,青阳县总工会被评为“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据悉,获得此项荣誉的全省县(区)级工会只有两家。
2023年,青阳县总工会在青阳县委、池州市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紧紧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两个主题、落实三个主责,即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突出“县级工会加强年”高质量推进和“基层工会服务周”常态化开展,落实服务职工政治引领、组织建设、权益保障三个主要职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现代化“九华圣境、灵秀青阳”作出了积极贡献。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政治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全国工会十八大、省工会十五大和市工会五大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制定《青阳县总工会关于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坚持逐字逐句研读《中国共产党章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习近平著作选读》等必读书目,并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集中学习、深入研讨交流;用好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省市县先锋微信平台和“党课开讲啦”等载体,通过宣讲阐释、案例教学、线上培训等方式组织党员学习,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贯通起来,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青阳篇章”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建“青阳县党的二十大精神劳模宣讲团”进校园、到社区、赴企业、入车间开展宣讲活动 5 场次,受教职工群众达 400 余人次;组织全县各级工会和职工认真观看“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征集优秀作品 10 个;在“全民国家安全日”、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时间节点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宣传员深入到县经济开发区企业开展知识宣传,发放网络知识宣传册 200 余份,引导职工群众文明上网、安全上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和话语权;利用市总工会网上工作平台、职工服务平台、微信等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推动工会工作、服务和活动在网上开展。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组织女职工积极参加“玫瑰书香 书润匠心”读书征文活动,选送征文十余篇,获评池州市第五届女职工“玫瑰书香书润匠心”读书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县总工会每年拿出 15 万元为 200 多家非公企业工会组织订阅《安徽工人日报》《华夏女工》等4类报刊。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服务职能,广泛开展游泳、登山、棋牌、羽毛球、排球比赛等多项群众性宣传教育和文体活动。
切实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工会是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的重要力量,2023 年,县总工会建立“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机制,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化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开展各类主题普法活动和“送法进企业”活动 10 场次,向企业管理者和职工居民群众发放法律手册、张贴主题海报等 2000 余份,发放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宣传资料300 余份。举办了“携手筑梦·尊法守法”法律法规宣讲培训会4场。
创新建功立业载体 培养新型劳动大军
以试点建设深化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县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同时结合省、市工作部署,积极推动产改工作融入全县改革大局,取得了显著成效。县委书记巩文生就加快推进该县产改工作作出了批示,把产改工作列入县委工作重点和县委综合考核内容。县产改组制定了《关于青阳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县经济开发区和县建投集团作为全县产改工作全面试点单位,全县各乡镇作为专项试点单位,举办了全县产改工作培训班,确保产改试点工作全面落实。积极与青阳相关院校对接,谋划打造青阳工匠学院体系。
以建章立制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县总工会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劳动和技能竞赛扩面提质增效年活动为抓手,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以“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制定了《青阳县五一劳动奖状、奖章评选管理工作暂行办法》,激励全县广大职工开展各类劳动竞赛、技能大赛和培训活动。2023 年全县开展了“安康杯”、维修电工、财会、汽车维修等劳动和技能竞赛 24 场,参与职工达 10000 余人。全县各级工会结合实际开展各类培训 46 场,不断提升广大职工创新创造能力。广泛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全县在岗的200 多名劳模、工匠、大师“传、帮、带”近千名高徒。2023 年评选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6 家,以劳模工作室为“领头羊”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提高产业工人技能素质。县经开区的池州赛唯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荣获安徽省“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单位,县供电公司和青阳县九华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推选的两个项目荣获安徽省职工技术创新竞赛“金项目”奖,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潘志刚荣获安徽省职工技术创新竞赛“金成果”奖。
通过选树典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注重培育先进典型,在全市率先开展县级工匠评选活动,评选首届青阳工匠 10 名。做好省、市五一劳动奖项等荣誉的推荐申报工作,获评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安徽工匠1人,市五一劳动奖章6人、池州工匠1人,创建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家、市劳模创新工作室2家,选树池州市劳模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1 个。积极组织开展劳模工匠精神宣讲宣传活动,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机关、进基层,完善劳模工匠信息库,建成100平方米“劳模、工匠、劳动精神”展示厅。2023 年 4 月 28 日,召开了全县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表彰大会,首次评选并隆重表彰了44名县级五一劳动奖状、劳动奖章和工人先锋号等先进集体和个人。
积极开展职工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动员全县工会系统广大职工广泛开展以文明祭祀、保护环境、反电信网络诈骗、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精神文明创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次,大力弘扬志愿精神,使全县职工志愿服务已形成常态化开展的良好态势;组织机关党员职工开展文明创建、“学雷锋”、清明祭英烈、“道德宣传日”“安全生产月”、防溺水、综治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做到下沉社区小区,积极服务广大职工群众,以实际行动积极助力全县文明城市创建,服务中心大局。
努力做好服务文章 提升职工幸福指数
大力开展厂(事)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职能作用,扎实开展厂(事)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组织和动员广大职工为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全县已建工会国有企业均建立了职代会、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其中厂务公开巩固率达到了 85%;已建工会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80%以上,实现百人以上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 84%,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优秀职工代表提案评选”“我为企业发展献一计”“金点子”等民主管理活动。
用心用情助力纾困解难。县总工会扎实做好冬送温暖、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工作,在 2023 年“两节”期间,为全县 278 名困难职工及劳模送去了温暖,共发放送温暖资金 16.68 万元;夏送清凉为 1000 名一线劳动者、消防员、交警等送去防暑降温物品;“金秋助学”为45名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圆梦大学。为195名困难职工发放帮扶救助资金110 万元,为130名农民工开展送免费健康体检活动,“六一”期间慰问 10 名困难职工子女。组织全县 2976 名职工参加职工互助保障计划,为 679 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城区环卫工人赠送在职职工意外伤害互助保障计划,累计赔付12.76万元。
组织关爱传递温情温暖。开展“工会送岗位乐业在江淮”就业援助行动,举办线上线下就业招聘会12场,归集全县360余家企业9400余个就业岗位,达成就业意向近2862人。开展“皖工鹊桥 会聚良缘”青年联谊交友活动2场,开展“皖工之约”职业女性大讲堂活动1场,开展家政服务就业技能培训班1场,5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了培训。
强化工会自身建设 增强事业发展动能
推动组织建设有序化。顺利完成了青阳县工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召开,选举产生了县总新一届领导班子。紧紧围绕省总“42101”和市总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工会组织建设,一年来新建工会组织 97 家,新发展会员 2673 人,其中新就业形态群体工会组织21家、新发展会员278人。
推动阵地建设规范化。完成青阳县工人文化宫升级改造,建设职工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综艺培训中心、红色教育基地“三中心一基地”并投入运营,迎接了多个省、市、县领导参观指导,迎接了参加全省工会系统财务工作会议的与会领导现场考察,接待了 10 个县区工会领导的参观学习。完成工会驿站建设 108 家,新建司机之家 3 个,有效解决了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通过实施关爱女职工行动,全县各级工会组织成功建立了4个女职工母婴室、2个儿童托管班和 3 个职工心灵驿站。池州赛唯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心灵驿站和青阳县第一中学心灵驿站被命名为省级工会女工家园——心灵驿站。
推动工会建设数字化。开发工会电子会员卡,用活邮政工会卡普惠制服务,建立工人文化宫“智能化系统集成管控平台”,实现了场馆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在职工服务中心安装了红外触控查询一体机平台,实现了与全总、省总、市总工会平台联网,方便了职工群众网上办事。开通了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省、市、县视频会议同步。
推动作风建设长效化。县总工会把作风建设工作纳入各项重点工作推进的全过程,做到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作风上过硬。建立完善了班子成员基层调研、工作联系点制度,开展“基层工会服务周”蹲点活动,实施“一二三四”基层工作法,即每月到基层工会服务不少于 1 周,每天走访调研基层工会不少于 2 个,每月解决基层工会问题不少于 3 个,全年培育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职工维权服务中心、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示范点不少于4个。一年来,走访了165个基层工会,解决了125个基层问题,并培育了20个各类示范点。通过这些努力,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不断改进,工作效能不断提升。
推动党的建设科学化。严格落实党建责任清单,切实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促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深化机关党支部“连心桥”党建品牌的创建工作,组织机关党员开展学先进赶先进、为老党员送学上门、慰问困难党员、“情系消防”教育活动等主题党日活动 16 次。加强老干部工作,召开老干部座谈会,组织老干部参观重点项目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开展了县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廉政谈话,深化以案促改,加强廉洁从政和理想信念教育,筑牢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思想防线。强化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开展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工会经费取之于职工,用之于职工,为工运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023 年,青阳县各级工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了省、市表彰奖励。潘志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荣获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安徽威尼达服饰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荣获安徽省模范职工之家,青阳县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荣获省级职工书屋示范点;安徽超威电源有限公司张灿灿等 2 人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池州市大九华山圣武雕塑有限公司(非遗)徐建武荣获安徽工匠称号。青阳县华瑞科技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等 4 个基层工会荣获池州市模范职工之家,安徽顺信线缆有限公司线缆车间工会小组等荣获池州市模范职工小家;赛唯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丁晓阳等 6 人荣获池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安徽天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张班本荣获第三届“池州工匠”,青阳县蓉城镇总工会干事汪玉玲等 2 人荣获池州市优秀工会工作者;县总工会获评县“2023 年度推进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先进单位”。(王康松 梁作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