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5-1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整条街的“花式关爱”换来“小哥”们的反哺

    摘要:“这段时间,我赚了16个志愿服务积分,趁今天刚好来兑换!”近日,外卖小哥张杰来到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的首条新就业群体友好街区兑换了洗衣券、早餐券等各种福利。据悉,这条长约400米的街区集聚了30余家爱心

  • 员工职业等级企业“说了算”

    摘要:近日,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的中化蓝天氟材料有限公司员工实训中心内坐满了人,企业根据生产实际为员工量身定制的化学检验工培训课程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入职时,我只是一名普通车间工人,现在不但拿到了职业等

  • 摘要:日前,南京公交集团在浦口七里桥场站举办2024年度“创维汽车杯”驾驶员、修理工技能竞赛。比赛现场,参赛驾驶员们以严谨的态度、娴熟的操作,沉着应对各项挑战,展现出新时代公交技能人才业务精湛、能力过硬、追

  • 创新打造新就业群体竞赛品牌

    摘要:记者从上海市普陀区总工会获悉,“中华武数·普陀来赛”2024年普陀区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近日正式启动,全年将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和“半马苏河”城市建设、“新就业形态”新兴群体、社会治理创新项目等,组织

  • 培养职工心理健康守护大使

    摘要:推出“心晴直播间”、一对一线上线下心理咨询、培养职工心理健康守护大使……近日,上海嘉定区职业人群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启动会在上海众达汽车冲压件有限公司举办。会上,区总工会和区卫生健康委联合启动了职业人群心

  • 走出工会、走出行业、走出区域

    摘要:5月7日下午,上海市青浦区、苏州市吴江区和浙江省嘉善县总工会联合举办首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特色工匠”集中展示活动。活动中,首批10位来自三地各行业的技术能手整齐亮相。据悉,在长三角特色工匠首批名单发

  • “法治力量”让职工勿忧“酬”不烦“薪”

    摘要: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总工会聚焦职工和企业“快速解决劳动争议”需求,与法院、人社等多部门联动,以法治力量保护劳动者权益,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提供法治保障。职工权益维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治力量”让职工勿忧“酬”不烦“薪”

   期次:第8325期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总工会聚焦职工和企业“快速解决劳动争议”需求,与法院、人社等多部门联动,以法治力量保护劳动者权益,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提供法治保障。

职工权益维护中心解难题

“一份工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依靠,而这起欠薪案件涉及工人达 110 名,加上该服装公司的大股东在国外,无法联系,如果以判决结案,历时比较长且效果不佳。”海陵区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龚习琴说道。

为了让 110 名工人尽快安“薪”,海陵区总工会、法院第一时间委托“勿忧酬”职工权益维护中心快速开展调解工作。该中心采取“联席会商、分头约谈、释法说理、多轮谈判”工作法,多次联合街道、劳动监察大队等部门与该公司小股东沟通协调,最终小股东同意出资加速到期,将未出资款项拿出用来解决工人工资,110名劳动者与服装公司达成调解协议,该院执行局第一时间将执行案款进行发放。

该案的成功化解是海陵“勿忧酬”劳动争议化解工作机制的生动实践。2023年7月,海陵区总工会、人社、法院等部门联合打造了“勿忧酬”劳动争议化解工作品牌,协同开展调解工作。对于调解成功的,依当事人申请于当日完成“一站式”司法确认程序,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对于调解未成的,由调解员完成送达地址确认、无争议事实确认、争议事实梳理等工作,并将相关材料移送立案,实现调解与裁判高效衔接。截至目前,劳动争议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为48天,同比下降37.24%。

织密新业态劳动者保护网

随着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外卖配送员等以灵活就业为主要特征的新业态劳动者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出现了新业态权益保护方面的新问题,对此,区总工会等部门持续不断地织密着新业态群体的权益维护网。

23 岁的安徽人夏某在泰州做了一名外卖配送员,为了方便省事,她与一家互联网租车平台签约,租借了一辆电动车用来跑单。然而4个月后,夏某觉得自己不适合做外卖配送员,决定去找一个新工作。虽然她停止了外卖配送服务,但却没有与租车平台解约,导致产生高额的违约金。

这一案件并非个例。目前,海陵区存在大量外卖配送员与电动车租赁公司的纠纷,其中大多为外卖配送员未能及时返还租赁车辆和锂电池而引发的违约责任。在租赁交易中,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和对合同条款的了解,许多新业态劳动者陷入了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在面对这种涉及新经济业态的纠纷时,该区既强调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又充分考虑新业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审判实践中,对过高违约金标准予以适当调整,为灵活就业兜好底。

常态普法提升法律意识

“上班之后社会保险权益不能放弃。”“劳动合同要签,现在是法治社会,要按合同办事。”这是海陵区总工会、法院等部门面向生产一线劳动者联合开展的普法课。

近年来,区总工会联合法院组织“空中法庭”观摩活动 13 场 1092 人次,让职工“零距离”参与庭审过程,提高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联合法院、人社局发布《劳动仲裁与审判白皮书》,常态化开展以案释法,为用人单位规范用工和劳动者依法维权提供参考;开展企业“法治体检”,对小微企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进行重点保护,围绕劳动合同订立、女职工权益保护等用工突出问题发出法律提示函22份,提示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引导企业与职工知法、守法、用法。截至今年3月,共对全区109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纠正68起违规违法用工行为。(江苏工人报记者 徐军霞 通讯员 祝璐璐 丁家鹏)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