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嫂李侠和朱飞娟在统计村里的单身青年情况
2020 年 5 月,阜阳市颍上县县乡村三级成立了村嫂理事会。从那时起,身穿红马甲、骑着电动车的村嫂们,穿行在村前屋后,宣传政策法规、化解矛盾纠纷,成为颍上县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今,在颍上县古城镇江李村,有一支由村嫂组成的服务队,为当地大龄青年“搭鹊桥”,并提倡婚事简办、低价彩礼,弘扬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目前,江李村村嫂服务队已为村里 20 多位男女青年成功说媒。
微信搭桥 乡村青年娶了城市媳妇
因性格爽朗、为人热情,家住江李村董台队的李侠在加入村嫂服务队前,就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红娘”。“只要遇到合适的青年男女,我就留个心眼,帮着牵个线搭个桥。”李侠经常义务为村里男女青年介绍对象。
2021 年初,李侠成为村嫂服务队队员后,经常走门串户,接触到的适龄青年及有需要的家庭随之增加,慕名找她介绍对象的越来越多。李侠加入村嫂服务队后介绍成功的第一对是姚德良、鲍静梅夫妇,值得一提的是,鲍静梅还是个城市姑娘。
李侠喜欢拍摄短视频发到网络,通过这种方式宣传家乡。一次,李侠的社交账号上出现了一个新粉丝,对方很好奇地问她发生在乡村里的趣事,一来二往,两人成为好友。时间久了,李侠得知姑娘在颍上县城生活,一直没谈对象,便忍不住给她发消息:“我给你介绍一个吧?”不久后,这位名叫鲍静梅的姑娘便找到了江李村村部。
征得鲍静梅同意,李侠将本村未婚青年姚德良的微信推送给她,让他们接触接触。两人关系发展迅速,一个多月后便确定了恋爱关系,四个多月后便举行了婚礼。同时,在李侠的建议下,鲍静梅家庭同意婚事简办、少收彩礼,在江李村营造了婚礼简办的新风尚。
红娘帮忙 离异青年重组家庭
目前,江李村村嫂服务队共有 14 名队员,个个自觉肩负起“红娘”的义务。去年10月,在村嫂朱飞娟牵线下,曾庄村的离异青年祁东彬重组了家庭。
朱飞娟走访得知,祁东彬因为经常务工,无暇照顾正在读小学的儿子,孩子奶奶经常为此犯愁,恳请村嫂为祁东彬操操心。朱飞娟将老人的心事放到了心上,两个多月后,她在彭庄走访时了解到庄里有位离异女青年王永琴,独自带着小女儿生活,便产生了为两人撮合的念头。
在被问及想不想重组家庭、想找个什么样的对象时,王永琴说,因为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现在她不要求男方大富大贵,只要顾家、能好好过日子的就行。经朱飞娟牵线,祁东彬和王永琴见了面,两人一见如故,没多久便确定关系并举行婚礼。如今,小两口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两个孩子也相处和谐。
在农村,离异家庭重组往往彩礼收得比较多,但经过朱飞娟等村嫂的宣传引导,王永琴家只象征性地收了点聘礼。用王永琴父母的话说,只要日子过得安稳,夫妻和谐相处,比那些面子上的东西强得多。
移风易俗 宣传勤俭节约婚嫁观
李侠自加入村嫂服务队以来,已成功介绍了8对青年。每次为青年男女牵线时,村嫂们总会建议,要婚事简办,少要彩礼,不要给双方家长太大压力。
江李村党总支书记王法颍表示,在偏远的乡村,适龄青年找对象,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心中的“老大难”问题。加上攀比心理的影响、婚嫁成本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单身男青年为找对象犯愁。
如今,江李村村嫂服务队在进家入户做好“宣传员”的同时,了解辖区适龄人员的婚姻情况,帮助大龄青年解决个人问题。同时,积极营造新事新办、勤俭节约、拒绝天价彩礼的婚嫁新风尚。(任刚 武万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