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期间,姜北(右三)向其他先进模范和学生们介绍汽车内部构造。
近日,由安徽工程大学、中共芜湖市委宣传部、芜湖市总工会联合组织开展的2024年“青春”对话“劳模”(毕业季)活动在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举办。四位来自芜湖市首位产业汽车产业及传统制造业的先进模范,与即将走出校园的学生们面对面交流。
“我们希望通过活动传递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高素质劳动者,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芜湖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谆谆教诲沁人心
“‘青春’对话‘劳模’是我市‘劳模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自2023年4月起举办。”据芜湖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高校的毕业季和开学季,该活动搭建起先进模范与学生们近距离对话互动的平台,使学生们进一步领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树立起科学理性的就业观。
活动当日,在以“劳模引领,向‘新’而行”为主题的对话活动中,主办方邀请了来自全市不同行业的先进模范,他们无一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凡的业绩——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党群办主任、管理部部长董秀梅,通过规范工会组织建设,助力公司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等多个称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芜湖埃科泰克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制造部工段长徐彩民是一名“90后”制造人,他的梦想是让中国汽车在世界舞台绽放光芒,他在产线改造调试工作中利用技能优势,带领班组人员攻坚克难,为扩产线、提产能、降成本、保质量作出突出贡献;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芜湖佳先传动轴有限公司总装部经理姜北,通过寻找日常工作中的瓶颈工序和问题点,仅两年时间就为公司直接节约资金约400万元;芜湖市十大杰出青年、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炼铁部副部长魏瑞瑞,作为“90后”冶金博士,埋头一线、潜心科研,以实际行动推动企业技术不断进步,展现了新时代知识型劳动者的风采。
面对即将步入职场的学生们,四位先进模范现场分享了自己初入职场时的难忘经历。鲜活的成长故事给大家带来了启发和教育,传递出踏实肯干、艰苦奋斗、锐意创新的工作理念。
来自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们纷纷向先进模范提问,试图从榜样中寻找力量,解开内心的困惑和彷徨。
“想要成为您这样的技能达人、岗位骨干,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身为工科博士,您为什么选择进入传统制造业?”“现在年轻人喜欢跳槽,您却在一家企业干了十几年,是什么因素让您一直留在这儿?”“我们在学校里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怎 样 才 能 更 好 地 运 用 到 实 际 工 作 中 去 ,与 社 会 接轨?”……围绕专业知识运用、综合素质提升及如何走出职场困境等一系列问题,四位先进模范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给出了具体建议,并勉励学生们要学会坚守、经得起磨砺。诚挚的话语激励着在场每一位学子,让他们对未来增添了一份信心和期待。
活动期间,安徽工程大学还为四位先进模范颁发了兼职思政课教师聘书,希望通过这些“青年导师”的持续传授,教育引导学生们立足专业、攻坚克难、挺膺担当。
殷殷期望催奋进
“6 月是毕业季,作为芜湖的特色工科院校,安徽工程大学每年都会有大批毕业生走向芜湖制造业的生产一线。在毕业前夕,我们希望通过活动的开展,传递先进模范身上所展现出的‘精神内核’,让学生们从中汲取营养,端正就业心态,增强就业信心,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强国的理念。”芜湖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活动现场,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季雨婷展开了一场主题为“弘扬三个精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政课,详细阐述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与新质生产力的紧密联系。
“劳模工匠推动着生产技术的创新和优化,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青年人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应用的先锋力量。”季雨婷表示,新质生产力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须根据新质生产力要求,推动中国青年发展,锻造与之相适应的新时代先锋力量。因此,季雨婷认为,将新质生产力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工科院校作为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的‘生源地’,更应在锻造新时代先锋力量的过程中发挥更大力量。”
据悉,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2021 年5月,安徽工程大学、中共芜湖市委宣传部、芜湖市总工会合作共建芜湖市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创新搭建了全国工会系统首家专门面向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机构,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赋能助力,团结引领广大产业工人在推动芜湖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主人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组织开展的“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 2023 年度典型案例征集展示活动中,芜湖市总工会、芜湖市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的《青春对话劳模,榜样引领成长》被评为最佳传播案例。(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