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4 日清晨 7 时许,皖北浅夏的晨风温柔地拂过大地,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北车辆段阜阳运用车间的上空,随着机车的轰鸣声轻轻摇曳,货车检车员刘子付准时接班,接到列检值班员的检车指令后,他迅速拿起专业的检车工具,坚定地走向作业现场。
在作业通道门前,刘子付稍作停留,熟练地取下胸前的作业记录仪,确认其已开机录像。他严格遵循“手指、眼看、口呼”的劳动安全准则,然后才稳步进入作业区域。
在细致的检查中,刘子付发现一块闸瓦上附着熔渣。他立即对关联配件进行逐一排查,确认无其他异常后,再次取出记录仪,对故障车辆的车号、定检以及故障部位进行详细的录像记录。完成录像后,他才开始着手更换闸瓦。
刘子付解释道:“记录仪的角度有时难以直接捕捉到关键信息,因此,我们会在发现故障后,特别为这些关键信息拍摄‘特写镜头’,这样反查作业质量就方便多了。”
安全生产月前夕,阜阳运用车间坚持眼睛向内,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活动中,他们发现有些货车检车员在执行标准化作业过程中“打折扣”,产生的安全质量不良信息也不容易被查验,给安全管理带来不利影响。为此,他们给每名货车检车员配备了一台作业记录仪,要求货车检车员对上线作业进行全程录像。检车中发现车辆故障,或确认、处置车辆故障,以及进行制动机试验等安全关键环节时,货车检车员必须使用记录仪详细采集车号、定检、故障处置前后等信息。
下班后,由班组长通过音视频综合采集站,将当班货车检车员一天的检车作业音视频信息,全部上传到“音视频监控系统”。各级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可以任意选择时间、车次和作业人员,检查职工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以及反馈车辆故障确认、处置等信息。此外,阜阳运用车间还建立了音视频抽查管理办法,要求所有管理人员每周使用音视频系统抽查职工作业质量不得少于 4 个小时,对发现的问题,剪辑音视频片段,反馈给责任班组和责任人,促使职工对标找差。
阜阳运用车间上行出发作业场三班的班组长舒军说:“作业记录仪就是我们检车员的‘第三只眼’,既监督我们严格劳动安全制度执行,落实作业标准化,又记录我们作业过程的点点滴滴,一旦发生外部安全质量不良信息反馈时,它就成了我们的‘保护伞’。”
(刘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