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下午5点40分左右,在池州市白洋路赵圩湖路段发生一起跳湖事件,池州邮政城区分公司快递小哥朱理伟及时伸出援手,避免了一场意外的发生。
当天,朱理伟正和女儿路过附近,听到赵圩湖边传来争吵声。随着声源望去,朱理伟看到不远处一对青年男女正在湖边的芦苇丛里发生激烈的争吵,随着争吵声越来越大,女子情绪渐渐失控,竟然一举挣脱男子的双手,跳入湖中,男子也跟着跳进湖里拽住了女子。
见此情景,朱理伟顿感不妙,作为本地人的他深知离岸2米外便是深水区域,一旦误入,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刻冲向事发地点,与男子一起合力救人,最终顺利将女子解救上岸。
朱理伟的事迹传开后,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也让更多的人对朱理伟这位退伍军人、邮政小哥充满了敬意。
作为一名邮政小哥,朱理伟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勤恳尽责,2023 年 4 月,朱理伟被评为池州市劳动竞赛先进个人,并被授予池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当年 12 月被评为安徽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今年 3 月,省总工会、省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2024劳模工匠耀江淮”栏目,专题报道了朱理伟劳模工匠的时代风采。今年五一前夕,朱理伟被授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
从“国防绿”到“邮政绿”
2000 年12月,朱理伟成为了一名军人,在八百里伏牛山深处度过了16年的军旅生涯。也是在火热的军营生活中,朱理伟开始与邮政“结缘”。部队驻扎在深山老林里,距离最近的城镇也有六七十公里。因为保密的原因,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纽带,就是邮政邮递员每周三次将信件和包裹送往营区。在手机、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绿衣使者传递的不仅仅是一封信件,一件包裹,更是家乡父老不远千里送来的一份关心和牵挂。这让朱理伟对风雨无阻如期而至的邮递员心生感念,肃然起敬。正是出于这种特殊的情怀,退役返乡后,面对诸多的工作选择,他没有丝毫犹豫就毅然加入了中国邮政这个光荣的集体,完成了从“国防绿”到“邮政绿”的转变。
为民服务初心不改
朱理伟在邮政的第一项工作是负责池州市贵池区银行邮件的投递和入库。每天要负责 17 家银行网点重要邮件,安全规范化投递转运交接,并扫描入库,几乎全年无休。闭环邮路 200 多公里,他每天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往返于 17 家银行网点,工作虽然重复枯燥,但他始终保持稳准严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个环节,有条不紊地完成每一项工作。
“小快递,大民生”,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以外,朱理伟还主动报名,积极参与快递进村、爱心助农等工作,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就像一个铆足了劲的小马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开着心爱的邮车行驶在转运社会快递到乡镇网点的途中;满载着西山焦枣、青阳土鸡蛋等农特产品走出大山,行驶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四年以来,累计安全行车15万余公里,转运、投递银行重要邮件、快递30 万余件次,帮助农户转运销售农特产品 40 余吨,做到了邮件传递零失误,服务对象零差评。
无畏无惧冲锋在前
2022年11月底新冠疫情肆虐池州城,池州实行了区域临时管控。身为医务人员的妻子已第一时间驰援抗疫一线,朱理伟为居家隔离的一双儿女准备了些简单的生活物资,于11月24日,连夜打好背包,主动请战,义无反顾志愿加入池州邮政城区分公司保供团队,担负起重要物资保供保通的重任。接下来的 15 个日日夜夜中,他和坚守在前沿的领导、同事们一起,吃住在单位,不顾日夜转运物资的疲劳、不惧因长时间在外作业面临被感染的风险、克服连日雨雪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始终冲锋在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紧锣密鼓、日夜兼程全力转运医疗、民生物资。为主城区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百信医院和城区各大药房,转运抗疫一线急需医疗物资 3000 余件;依托城区邮政网点、家邮站,为社区转运猪肉、蔬菜、鸡蛋、米、面、油等民生物资20000余斤。
疫情管控期间,民营快递停运,邮政是快递业唯一仍坚持运转的一面旗帜。一位在浙江温州工作的王女士,她的老父亲独自居住在主城区,需要长期服用一种高血压冠心病合成药。因疫情突然来袭,家中存药不多即将断药,且该药物池州各医院及药房均无销售,虽可在温州购买,但因管控期间民营快递停运。慌乱无措之际,王女士首先想到了中国邮政,便怀着试试看的心情主动关注了他的个人抖音号,询问能否从温州购买药物寄往池州。了解这一情况后,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让她提供准确的收寄地址等相关信息,提醒她们在寄出药品后,将邮件号、包裹照片发送过来。邮件寄出后,他每天持续跟踪邮件信息,在邮件到达池州邮政处理中心的当天早上,他火速从城区赶到了处理中心,守在皮带机旁分拣该邮件,从一万多件包裹中找到了药品,并第一时间送到了老人手中。老人感动不已,连声夸赞中国邮政好。王女士特意发来了感谢信。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朱理伟始终保持着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的本色,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不断夯实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