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省港航集团首次综合运用水下检测机器人和无人测量船等设备,结合水下工程多功能检测移动平台专家会诊,成功完成淮河某桥梁水下桥墩及基础状况综合诊断。
建设创新平台。围绕攻坚水下建筑健康诊治系列“卡脖子”问题,承担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项目、省属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尖 30”项目等多项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建成水下建筑健康诊治省级创新平台1个。
配备先进技术。配置国内外高端智能化仪器设备20余台套,自主研发“首台套”水下工程多功能检测移动平台(综合检测车)和浮式系船柱智能监测仪,打造以水下为主、水陆空兼顾、多维度全方位综合诊断硬件体系。
培育高端人才。培养一支包括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省交通技术能手等 30 人的核心技术团队,研究制定水下建筑健康诊治(桥梁、港口、船闸、大坝、航道等)系列“首版次”地方标准 10 项、技术专利 10 余项,填补国内空白。
彰显创新成果。在水下建筑健康诊治领域形成一批国内示范引领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相关科技创新成果已应用于国内 800 余公里航道、43 座港口、15 座船闸、12座特大桥梁以及2座水利大坝的水下工程健康诊断,在码头汛期施工应急抢险、航道扫障清障保通、船闸闸门故障抢修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冈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