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宣城市锚定“无欠薪城市”建设目标,聚焦隐患排查、投诉处理、联合惩戒、评价认定四个方面强化根治欠薪源头治理,全力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就业环境。
落实隐患排查机制。在全市工程建设领域开展“安薪行动”,制定细化行动方案,对标《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安徽省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与监管指引》,采用“大数据+铁脚板”工作法,全面排查隐患,加强 根 治 欠 薪 源 头 治理。线下联合住建、水利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集中处置化解排查发现的欠薪问题,今年全市已检查在建工程项目 112 个,现场督促整改问题 18 个。线上利用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对每月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与预警。目前,全市 295 个建筑工程项目已录入平台监管,涉及农民工21.58万人。
落实投诉处理机制。在市人社局网站和“宣城人社”公众号分别开设欠薪维权专栏,开发推广“安薪宣城”维权二维码,建立网站、电话、小程序、二维码、邮箱“五位一体”的投诉受理机制,畅通欠薪维权“最先一公里”。扎实开展全国平台线索处置“控增量、降存量、提质量”专项行动,对办理情况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并对办理结果抽查回访复核,持续提升办理质效。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办结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平台反映问题线索 1058 条,“安薪宣城”二维码平台问题线索 68 条,回访线索 430件,印发平台线索办理情况通报 6 期。创新开展“暖薪20”根治欠薪集中接访活动,今年共接访 3 批次,已全部妥善处理完毕。
落实联合惩戒机制。持续加大对恶意欠薪行为的打击力度,落实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和欠薪失信联合惩戒等制度。市治欠办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加强对重点欠薪问题的分析研判和统筹调度,强化部门联动配合,从严从快打击恶意欠薪行为,并向社会曝光典型案件,形成打击高压态势和强大震慑。今年以来,共立案处理欠薪案件 5 起,移送公安机关 3 起,实施行政处罚案件 3 起,向社会公布劳动保障重大违法案件 6 起,纳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企业4家,对欠薪的10家单位和7名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将9家企业、6名个人纳入行业工资支付异常名录,依法依规实行联合惩戒。
落实评价认定机制。将“无欠薪标杆项目”建设工作作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重要参考指标,通过会商研判、督查督办、明察暗访、交叉检查、考核通报、约谈问责等措施,层层压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和县市区属地责任。标杆项目结果应用到企业诚信评 价、荣 誉 表 彰 等 方面,有力激发企业争先创优热情。2023 年认定全市 21个项目符合“无欠薪标杆项目”标准,并择优评选出2023 年全市“十佳”劳资专管员。今年全市 25 个在建项目申报建设“无欠薪标杆项目”。举办了工程建设领域劳资专管员培训班,对市本级 160 余名劳资专管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和指导,提高企业劳动管理水平,从源头上解决欠薪隐患。
(任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