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8-0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摘要:

  • 深入推进“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工作

    摘要:为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及时有效化解劳动争议案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肥西县总工会积极推动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深入开展“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工作,打造协调联动、有机衔

  • 复盘“阜阳商厦第六届夜宴”背后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摘要:阜阳商厦第六届夜宴近日如期举行,商厦全体员工,都铆足了劲,全部冲在“夜宴”6小时的最前线。活动本应从晚上6点到夜里12点结束,实际上很多员工都是从下午4点多工作到凌晨2点多才离开岗位,6小时突破了50

放大 缩小 默认

肥西县总工会

深入推进“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工作

   期次:第8390期   

为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及时有效化解劳动争议案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肥西县总工会积极推动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深入开展“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工作,打造协调联动、有机衔接、便民高效的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多元解纷机制,以实际行动解民忧、护民利。

提高站位 健全调解组织体系

肥西县总工会把“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纳入县总工会年度重点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开展情况。县总工会与县人民法院先后联合印发《肥西县“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实施意见》(肥西法发〔2021)36号)和《肥西县“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劳动竞赛方案》,成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组织建设、工作内容、保障和激励措施。在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挂牌“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和调解室,配备办公设备,工作室制度等相关设施。

加强调解队伍建设。通过聘请15名乐于奉献并热心调解工作的退休同志、专职律师、人民调解员等组成专兼职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采用“法院派单、工作室接单、工会买单”的运行模式,“室内调解”与“室外调解”相结合,集中开展劳动争议案件诉前诉中调解工作。同时通过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以案说法、线上学习等方式,确保调解工作依法进行,不断提高调解能力。

完善机制 畅通诉调延伸服务

为规范运行,工作室还在“管理”上下功夫,不断健全完善专兼调解员队伍管理、委托调解、司法确认、信息沟通等制度机制,保障诉调对接工作无缝对接。法院委派案件,要求工作室调解时长控制在30 天以内,对工作室调解员调解成功的案件,法官在第一时间审查协议并出具法律文书,赋予调解协议法律效力。针对调解员调解不成退回的案件,及时办理立案手续,缩短调解案件流转时长,努力实现劳动争议案件的分流、调解、审理工作无缝对接。同时落实经费保障、将劳动争议调解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确保工作室人员经费、办公经费得到保障。

县总工会立足“职工所盼、企业所望、工会所能”,主动延伸服务触角。转变思路、前置服务,止纠纷于未发,在劳动用工密集的紫蓬镇工业园、柏堰科技园、肥西经开区等开展非公企业免费“法律体检”活动。对企业平等就业、劳务派遣、劳动合同、集体协商签订履行情况、职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等 17 个方面进行重点检查,指导帮助企业完善劳动用工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将“法院+工会”劳动诉调对接工作搬到企业、车间、职工身边,了解企业现状,解答职工疑惑。同时将调解与普法相结合,案件调解过程,专业律师会根据每个案件特点,对企业主和职工进行普法宣传,让企业合法用工,职工依法维权。

拓宽渠道 多元化调解成效显著

近年来,受到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部分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劳动争议呈现增加趋势。针对新情况、新特点,调解工作室以自身为原点,以“个案”为抓手,深入乡镇园区企业,开展现场调解,边调解,边普法。同时,工作室充分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进行线上调解,大大方便了当事人,取得满意效果。工作室还不断加强宣传引导,利用肥西发布等现代传媒,广泛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进一步提升企业、职工的知晓度、认可度、信任度。

截至目前为止,承接劳动争议诉前委派调解案件 1041 件,调解成功 317 件,案件履行率 100%,为劳动者挽回工资及各项赔偿补偿累计 2150.2 万元。为 38 名困难职工、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仲裁、诉讼等法律服务,成功化解 10 名职工诉合肥某装卸服务有限公司群体性劳动纠纷案件,促进劳动纠纷案件在仲裁阶段达成和解,有效发挥工会法律救助职能。

成立“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是工会和法院共同探索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的务实举措,是新时代新形势下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全力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的有力抓手,也是保障劳动者权益、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探索。肥西县“法院+工会”劳动争议案件诉调对接的工作模式和案例经验先后被多家媒体平台、公众号采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推动形成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格局,引导更多企业和劳动者优先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促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不久前,工作室获评“合肥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吴家稳 丁文哲)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