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9-0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滁州市练好内功,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滁州市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推出品牌培育“连环招”、锤炼服务企业“基本功”等举措,推动“滁州制造”向“滁州智造”升级、“滁州产品”向“滁州品牌”转变。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滁州市市

  • 我省公开征集2025年度省政府立法项目建议

    摘要:本报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发展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省司法厅近日发布《关于公开征集2025年度省政府立法项目建

  • “跨省网办”便民利企

    摘要:9月5日,淮北市政务服务中心税务和不动产登记部门工作人员,利用长三角一体化跨省通办政务“虚拟窗口”,正在为异地群众远程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今年以来,淮北市政务服务中心依托远程虚拟窗口技术和服务模式,打

  • 我省出台新政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

    摘要:本报讯近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省司法厅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深化协同保护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化全省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与司法行政机关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的协同

  • 像《黑神话:悟空》一样激发民族文化自豪感

    摘要:作为中国首款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自8月20日发售以来,在影响力、销售额、评价等方面都取得了极为出色的成绩,成为现象级产品。该游戏首发当天最高同时在线玩家数已突破220万,上线后迅速吸引全球玩

  • 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将于9月20-23日在合肥等市举办

    摘要:本报讯9月5日上午,记者从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将于9月20—23日在合肥等市举办。本次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将举办开幕式暨主旨演讲、重点产业链供

  • 支持全面创新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达423家

    摘要: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记者宋晨)记者4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共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423家,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达48.6%,各地公共

放大 缩小 默认

滁州市练好内功,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

   期次:第8410期   

本报讯 今年以来,滁州市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推出品牌培育“连环招”、锤炼服务企业“基本功”等举措,推动“滁州制造”向“滁州智造”升级、“滁州产品”向“滁州品牌”转变。

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发改、工信、科技、商务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重点产业质量强链行动的通知》,开展“一县一业”重点产业链质量强链行动,以智能家电产业质量强链为重点,以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为补充,明确12项重点产业,用产业培育拧紧质量链条。完善智能家电产业等10个产业“一站式”服务站功能,投入32.6万元资金,吸纳科研院校、检验检测、领军企业等专业技术高端人才60余名,服务企业410余家。加大重点产业链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全市2223名首席质量官持证上岗,实现规上企业首席质量官全覆盖。依托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安徽分院孵化培育中认倍佳、中家智康等规模企业,建成30余个专业检测实验室,一体推进上下游企业质量联动提升。

推出品牌培育“连环招”。举办“皖美十年,品铸江淮”质量品牌发展论坛,帮助企业加强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影响力。积极帮助企业树立诚信品牌理念,争创各级政府质量奖和“皖美品牌示范企业”,近年来,已获得“安徽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3家”,“滁州市市长质量奖”61家次,获批“皖美品牌示范企业”42 家。建成 6 家省级、16 家市级“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教育实践基地”,打造了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市场信誉好的“滁”字号品牌。举办质量品牌故事大赛,强化企业质量品牌意识,品牌宣传影响力进一步提高。组织参加全省第二届质量品牌知识竞赛,荣获三等奖。

锤炼服务企业“基本功”。邀请质量专家举办质量提升公开课,引导50余家规上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200余家中小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组织质量专家深入博西华、扬子空调、康佳同创等企业,绘制智能家电产业链质量问题图谱,形成“一链一图”清单,化解智能家电产业关键性行业通病4项,关键环节质量难点8个,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技术性、环节性难题。推进企业数智转型,“智能在线检测、精益生产管理方案”、“基于AI智能检测修补系统的质量管理解决方案”分别入选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推广“标准研制+标准应用+标准升级”模式,充分发挥国家电子元器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安徽分院、安徽省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等技术支撑作用,指导企业承担国家级标准化试点14个,获批国家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2家,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标准创新型企业30余家。减免各类费用208余万元,解决技术瓶颈105个。(楚建)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