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9-1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全国第一!我省一煤矿钻探单孔深度突破818米!

    摘要:本报讯近日,从中煤新集公司刘庄煤矿传来喜讯,该矿首次引进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循环钻孔液高效钻进技术,在110501轨道顺槽成功完成了定向长距离钻探工程,单孔最大深度达818m,创下国内

  • 我省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

    摘要:本报讯近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提升产品质量监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强化监督抽查工作,守牢产品质量安全底线。《通知》要

  • 淮南:致力纳米科技创新助力产业高端发展

    摘要:本报讯“纳米纤维材料,具有很好的透气性能、防水性能,广泛应用于户外运动服装领域,而且我们的材料不含氟,防护性能、穿着舒适性能更强。现在绝大部分纳米纤维材料都是在实验室中小规模生产,全球现在能够纳米纤维

  • 金秋时节果飘香

    摘要:9月11日,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街道南山村种植的黄金蜜梨、葡萄陆续进入成熟期,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包装,供应市场。近年来,当地激活并优化利用农村集体闲置土地资源,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统筹推

  • 一项国际顶级赛事首次移师中国安徽

    摘要:本报讯记者从9月11日召开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国际生态拉力杯(中国站)暨2024大黄山国际生态汽车拉力赛”将于9月26日正式开赛,本次拉力赛事开幕式将于9月26日上午在合肥骆岗公园举行

  • 皖赣鄂三省毗邻市建立交通运输执法协作机制

    摘要:本报讯9月10日,记者从省交通厅了解到,近日,皖赣鄂三省边界安庆、九江、黄冈毗邻三市共同签订交通运输执法协作协议,加强交通运输执法联合监管,保障区域交通运输安全。三地将联合执法,在“两客一危”、非法营

  • 我省浓墨重彩书写水利改革发展崭新篇章

    摘要:本报讯9月12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全

  • 我国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数量已破千万

    摘要: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2023年末我国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超过1000万个,约为1952年的77倍。报告指出,75年来,我国商贸流通体制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化改革促发展水润江淮保安澜

我省浓墨重彩书写水利改革发展崭新篇章

   期次:第8415期   

本报讯 9月12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统筹发展和安全,砥砺奋进,铿锵前行,在江淮大地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水利改革发展崭新篇章,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应有的贡献。

水利投资保持高位运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共完成水利投资 4870 亿元,其中 2022 年完成水利投资 592 亿元,2023 年完成水利投资 641 亿元,水利投资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在国务院针对地方水利投资已经开展的7次表彰激励中,安徽省6次榜上有名,获表彰次数位居全国第一。

水利重点工程加速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39个水利项目被列入国家 172 项和 150 项重大水利工程,总投资1900 多亿元。水网建设入选全国省级水网先导区。建成了以引江济淮一期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全省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基本构建。省委、省政府谋划实施“双十双千亿”工程,长江华阳河蓄滞洪区、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新安江流域防洪治理工程等一大批工程陆续开工建设。

水旱灾害防御扎实有效。全面推进主要支流治理、中小河流治理、易涝地区排涝能力、农村基层防汛预警体系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升。成功防御了2016 年长江大水,2017年江淮伏旱,2019年伏秋冬连旱,2020年长江及巢湖、淮河、新安江同期发生的大洪水,2024年新安江、长江、淮河发生的流域性洪水等,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直接减灾效益5000多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成效显著。以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淮河以南地区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为抓手,持续推进《安徽省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实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97%,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93.1%。完成 55 处大型泵站更新改造,推进怀洪新河等 4 处大中型灌区建设,实施淠史杭等 199 处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6913 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

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大力推动河湖长制建设,全省共设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 5.29 万名,建成新安江、明湖等一大批富有徽风皖韵的国家级、省级幸福河湖。完成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常年水面面积 1 平方公里以上湖泊管理范围划界,以及国家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等空间划定。全面开展跨市河流水量分配,全力推动生态流量管控工作。加强河湖管护,深入推进“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河湖面貌明显改善,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全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134平方公里,全域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实现“双下降”,水土保持率达91.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水利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坚持改革破题,深化改革攻坚,聚力解决制约水利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创新赋能水利高质量发展。建立覆盖政府投入、金融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水利投融资新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网建设,广德市凤凰山水库等央地合作项目相继落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出台优化水利营商环境一系列工作举措,涉及法治环境、行政审批、水利建设市场、政务服务环境等领域,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企业降成本。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六安市金安区淠史杭灌片全面启动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构建从水源到田间完善的灌排体系。深化用水权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地级市水权交易全覆盖。(本报记者 张恩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