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国家数据局召开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现场推进会,发布了首批 50 个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其中,合肥市申报的“统筹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 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案例成功入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要求,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建设韧性安全城市,要做好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城市感应不确定性的能力,增强对各种危机的“预判力”。
近年来,合肥市积极发挥城市生命线等创新场景的牵引作用,全面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坚持科技赋能、源头治理,建成了以场景应用为依托、以智慧防控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内核、以市场运作为抓手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推动城市风险排查效率提高 70%,事故发生率下降60%。
据悉,合肥市已连续开展三期“城市生命线”项目建设,由供水、热电、排水、燃气、桥梁、地下综合管廊拓展至建筑安全、森林防火、电梯安全等多领域监测,覆盖桥梁 137 座、管线 7316 公里(燃气 5005 公里,供水 1484 公里,排水 554 公里,热力 201 公里,中水 14公里,综合管廊 58 公里),预警燃气泄漏险情 489 起、供水泄漏险情 191 起、桥梁结构损伤险情 48 起,实现了城市安全风险监测一张网,推动了城市安全管理从“九龙治水”向“攥指成拳”转变,提升了城市安全韧性水平。(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