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9-2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新兵奔赴绿色军营

    摘要:9月20日,淮南南站,一名母亲送子参军,临别前为孩子擦拭额头上汗水。当日,淮南市一批怀揣从军报国梦想的入伍新兵乘坐高铁,带着家乡人民的期盼和祝福,奔赴绿色军营。陈彬/摄

  • 安徽织密充换电网络让出行更便利

    摘要:新华社合肥9月18日电15日傍晚,从浙江省杭州市来到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山区过中秋小长假的张明走到民宿外的移动充电桩旁,掏出手机“扫一扫”,开始为新能源汽车充电。这是张明第一次和家人驾驶新能源汽车远程出

  • 安徽:2026年将建成不少于400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

    摘要:新华社合肥电记者日前从安徽省民政厅获悉,2026年安徽省将建成不少于400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辐射所有城市街道和部分有需求的社区,让更多老年人逐步实现“家门口养老”。安徽省民政厅厅长余向东介绍,

  • 安徽选手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夺得2金1铜

    摘要:本报讯记者从安徽省人社厅获悉,当地时间9月15日,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闭幕,安徽省3名选手参加飞机维修、油漆与装饰、园艺3个项目比赛,来自芜湖的选手唐凡夺得飞机维修项目金牌,来自黄山的选手张小飞

  • 这个科技领域的职业风口正蓄势待发……

    摘要: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技术如何匹配公司产品”“具体怎么转化”……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经理人王辉深入解释某项激光雷达技术专利的适用性,并就市场运营给出建议,着力促成专利拥有者刘东教授和

  • 电动自行车怎样走好“安全路”?

    摘要: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19日公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和现行标准相比,此次修订主要做了哪些改动?如何推动电动自行车产业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有关负责人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织密充换电网络让出行更便利

   期次:第8420期   

新华社合肥 9 月 18 日电 15 日傍晚,从浙江省杭州市来到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山区过中秋小长假的张明走到民宿外的移动充电桩旁,掏出手机“扫一扫”,开始为新能源汽车充电。

这是张明第一次和家人驾驶新能源汽车远程出行。他告诉记者,出门前还在担忧山里的民宿会不会没有充电设施。“没想到这边不少景区都配备了充电桩,民宿里也有移动充电桩,确实方便。”张明说,在乡村也能实现“满格电”出行。

为了能给车主营造稳定、可靠、便捷的充电体验,国网祁门县供电公司在小长假推出移动储能充电车,当车主遇到车辆没电无法前往充电站、小区附近没有充电桩或者需要排队充电时,可以随时致电咨询预约移动储能充电车上门充电,让“车找桩”变成“桩找车”。

近年来,安徽省把汽车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发展。在后市场发展中,将加快构建高质量充换电服务体系,并已全面启动市、县、乡三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4年8月底,该省充电桩总量62.4万个,换电站167座。

充电焦虑是制约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因素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换电也能做到加电和加油一样快。

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的泰来傲城换电站,车主胡伟强准备给车换好一块“满格”电池后,再回老家和父母吃一顿团圆饭。他将车辆停入指定区域,在车内屏幕上点击“开始换电”,只见车辆自动泊入换电站内,机械臂自如地拆装电池,几分钟便完成换电。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还能与电网融合互动,充电站、换电站可以作为分布式能源接入虚拟电厂,在电网“削峰填谷”时发挥作用。

国网肥西县供电公司虚拟电厂调度管理平台接入了肥西县的 105 座充换电站,容量达 156.79 兆伏安,实现了电力资源的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功能。“我们在系统中能实时观测到充电站里各充电桩充电的情况,负荷高峰时可远程调整充电功率,以便控制负荷顺利度峰。”国网肥西县供电公司调控分中心副主任李迅说。现在新能源汽车还可作为一个个“充电宝”,接入充电桩向电网“放电”,缓解用电高峰压力。

每逢节假日,长途自驾出行成为一种趋势,车主高度关注能否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充上电。今年中秋小长假,为保障高速服务区里的充电设备正常运行,各地也做了充足预案。

16日上午,盐洛高速濉溪服务区迎来客流高峰,一排排充电桩时而发出“嘀嘀”的充电完成的提示音。为确保充电设施可靠运行,安徽省驿达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当地供电部门提前组织工作人员对服务区内充电桩开展巡检运维;为应对节日期间激增的充电需求,增设移动充电设备,充电高峰时段有专人引导车主短时补电、随充随走。

此外,充换电运营商还通过发放电子优惠券等营销活动,吸引车主在午间或夜间用电低谷时给车充电。使用优惠券后,车主们可直接享受服务费折扣,充换电运营商也可获相应补贴,既缓解了电网高峰用电压力,又给车主和充换电站运营商带来经济效益。

从寂静的深山民宿到车辆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一年比一年完善,这不仅大大方便了车主,也已经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促进交通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吴慧珺)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