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9-3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新能源汽车生产忙

    摘要:9月25日,在马鞍山经开区众翌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赶制新能源汽车壳体。该公司积极抢抓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风口”产业发展机遇,依托自主创新持续优化工艺、研发新品,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

  • 寻常“小焊枪”焊出就业“大门路”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宿州市泗县积极贯彻落实人社部和省人社厅关于劳务品牌建设工作部署,深入挖掘培育本地特色劳务品牌,“泗州焊工”成为典型代表。截至目前,“泗州焊工”带动就业6.8万人,年创造产值达150亿元,

  • 8月份我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摘要:本报讯9月29日,记者从省统计局了解到,8月份,我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工业生产较快增长。8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

  • 芜湖:办好企业用工数字化周转平台

    摘要:本报讯9月28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为有效满足企业用工需求,芜湖市人社局积极运用市场的逻辑、平台的思维,坚持线上线下一体推进,实现政府指导、企业需求、市场调节和劳动者意愿有机结合,着力构建服务企业

  • 我省在第三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全国赛喜获佳绩

    摘要:本报讯9月28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近日,第三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全国赛在四川省宜宾市举办。本届竞赛以“科学职业指导、精准就业服务”为主题,分为个人业务竞赛,求职能力实训讲师赛、团体赛以及优秀

  • 童音清亮祝福祖国

    摘要:9月27日,滁州市第四小学的学生们手提印有“祝福祖国”字样的红灯笼,喜迎国庆节的到来。当日,滁州市第四小学开展“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与国旗合影、歌唱祖国、讲解国旗知识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 安徽省总工会致全省劳模工匠的慰问信

    摘要:尊敬的劳模工匠:躬逢盛世,江山如画。值此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长期以来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在各条战线的劳模工匠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长期以来,全省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紧跟

  • 全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调度推进会议召开

    摘要:本报讯9月29日上午,全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调度推进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通报8-9月全省交通运输新业态入会和服务工作进展情况,部署下一阶段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等方面

  • 2023年中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数量超全球半数

    摘要:新华社柏林9月28日电总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数量达27.63万台,占全球新安装量的51%。报告说,中国2023年的工业机器人总保有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常“小焊枪”焊出就业“大门路”

   期次:第8426期   

本报讯 近年来,宿州市泗县积极贯彻落实人社部和省人社厅关于劳务品牌建设工作部署,深入挖掘培育本地特色劳务品牌,“泗州焊工”成为典型代表。截至目前,“泗州焊工”带动就业6.8万人,年创造产值达150亿元,促进增收达30亿元。

据了解,为深入挖掘培育本地特色劳务品牌,夯实基础谋发展,宿州市泗县制定《泗县劳务品牌建设实施意见》《泗州焊工培育工程实施办法》《槐树花技能提升行动方案》等一揽子文件,成立领导小组,科学统筹“泗州焊工”劳务品牌发展规划。建立劳务品牌发展专家团,邀请合肥大学专家进行实地指导,组织技能大赛,成立“泗州焊工”协会,开发“泗州焊工”数据库,全方位打造技术硬、讲诚信、立得住、叫得响的“泗州焊工”这一金字招牌。

宿州市泗县坚持以技能培训支撑品牌成长发展,多措并举提升劳动者素质水平。坚持培训方式标准化,制定“泗州焊工”培训标准,与杭州吉利、江淮、奇瑞等企业和杭州技师学院、园区工业企业等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坚持培训方式灵活化,创新开设“插班”“夜班”“混班”等精准培训,大力提升从业者职业技能。坚持培养模式多样化,通过技能培训、技能大赛、大师工作室、等级认定等多渠道培养高技能人才。

目前全县 67 个村级帮扶工厂务工人数 1575 人,带动脱贫劳动力110人,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000余万元。助力产业发展,吸引各种机械制造、焊接企业入驻,每年输送焊工等技术工人2000余人。助力人才建设,通过师带徒、高研班、以赛代训等方式,培养合格“泗州焊工”2万余人,“泗州焊工”被安徽省教育厅认定为终身学习品牌。

宿州市泗县先后在新华社、央广网、安徽日报等媒体以及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大力宣传“泗州焊工”劳务品牌,开展“泗州焊工”“四进”活动,通过走进直播间、录制“就业创业故事汇”等,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从建筑工地到比亚迪、奇瑞生产线,从高铁到航母、火箭,到处都活跃着“泗州焊工”的身影,昔日的进城农民工已转型为高技能人才,足迹遍布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并涌现出一批走出国门的优秀代表。(文泗)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