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一”劳动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节日贺词中强调,“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爱岗敬业、创新创造,踊跃投身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什么是劳模精神呢?2005 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首次将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以24个字表述出来,即“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2020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再次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是劳模精神最深层的底色。行业千千万,爱岗是基础。人的职位、收入可能会有高低之分,但是行业和职业是没有贵贱之分的。三百六十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平凡的岗位,平凡的岗位也会出不平凡的“状元”。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劳模座谈会上讲到:“在工厂车间,就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在田间地头,就要精心耕作,努力赢得丰收。在商场店铺,就要笑迎天下客,童叟无欺,提供优质的服务。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平凡的人犹如天上的星星,正是一个个平凡人的敬业奉献,才成就了满天的星光璀璨。全国劳动模范、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孙联珍,24岁大学毕业后,就一直扎根在延安老区的医疗岗位上,60 个春来秋往,她始终奋斗在妇产科的第一线,直到82 岁退休。从始至终,她都饱含着对医疗工作的炽热的情怀,她说:“我这辈子当医生无怨无悔;如果有来生,我还会选择做一名医生,为延安人民服务到底”。心中有爱,心中有岗,才会初心不改;初心不改,使命不怠,才会成就一流。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是劳模精神的永恒情怀。2019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女排夺冠世界杯的贺电中指出:“新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干出来的。”国家大业如此,民族事业更要奋斗求新。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需要奋斗,都需要苦干、实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奋斗了,才能学深悟透岗位知识;只有奋斗了,才能成为岗位上的佼佼者;只有奋斗了,才能有足够的经历和认知,去推陈出新,创造出新的辉煌。为了攻克心脏支架的非降解涂层的难题,“最美医生”葛均波,带领着团队开展了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经历了多少次“试验——失败——再试验”,最终研发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完全可降解支架,植入体内2-3年可完全降解吸收,让支架在发挥使命后真正功成身退。葛均波有很多头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安徽省立医院院长”……可他最珍视的还是“医生”这两个字,他说:“其实我就是个临床大夫,让病人能更快地恢复,更有尊严地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回归生活。”正是因为他对“医生”这个职业有深厚的情怀,对医疗工作的孜孜不倦,对疑难杂症的攻坚克难,对坎坷障碍的清淤散结,才换来了科研上的精益求精。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劳模精神不变的品格。人生在世,总会遇上“名”、“利”两个字,如何正确地看待名利,就成为衡量一个人品格和境界的尺子。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只有心无杂念,看淡名利才会知道自己真正的志向是什么。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时指出,要“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这既是对黄大年崇高精神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广大工人阶级的勉励和要求。四川省名中医陈怀炯,毕生致力于骨科疑难杂症的中医疗法,坚持只收1 元的挂号费,开的药也只收个成本费,被患者亲切地称为“大先生”。他一年接诊约3万人,但他的诊室里从不挂锦旗;他获得了多个先进工作者的荣誉,但从未在办公室里挂奖牌。在他诊室的外墙上,张贴着孙思邈《大医精诚》中的这段话:“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也成为他行医六十载,最真实的写照。只有“淡泊名利”,才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用平稳、积极的心态投身于工作,投身于奉献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步入新时代,我们要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的谆谆教诲,在平凡的岗位上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埋头苦干,奋勇争先,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江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