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10-1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荒山变金山资源变资产

    摘要:天高云淡,秋高气爽。10月9日,在马鞍山市含山县环峰镇梅山村不远的一处小山坡上,村民们三五成排,正弯着腰为成片的麻栎树苗除草。“以前这片山上光秃秃的,没想到现在不仅栽植了麻栎树苗,林间还套种了野菊花。

  • 宣城:“1233”举措帮扶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创业

    摘要:本报讯今年7月以来,宣城市全面实施2024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以2024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为重点服务对象,强化政策支持、服务助力、困难帮扶

  • 滁州市一企业牵头编写的国家级团体标准获准发布实施

    摘要:本报讯近日,由滁州市动力电池产品研发企业——安徽新宸新材料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编写的两项国家级团体标准《锂离子电池用二氟草酸硼酸锂》(T/DCB015-2024)和《锂离子电池用双氟磺酰亚胺锂》(T/DC

  • 竹山变“金山”富了众乡邻

    摘要:日前,在位于合肥市庐江县的矾山镇石峡村,毛竹加工厂的工人们正在晾晒毛竹半成品竹签。据悉,近年来,庐江县依托丰富的毛竹资源,新建30余家毛竹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家具、筷子、工艺品、竹篱笆、竹纤维纸等“以竹

  • 安徽省工会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提升专题班在京举办

    摘要:本报讯10月8日至12日,安徽省工会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提升专题班在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办。全总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王娇萍出席开班式并应邀作辅导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何树山出

  • 创新发展数字贸易需要把握哪些重点

    摘要:新华社北京电《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数字贸易是指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服务为核心、数据订购与交付为主要特征的贸易,是数字经济和高水平对

放大 缩小 默认

荒山变金山资源变资产

——马鞍山市以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期次:第8432期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10 月 9 日,在马鞍山市含山县环峰镇梅山村不远的一处小山坡上,村民们三五成排,正弯着腰为成片的麻栎树苗除草。“以前这片山上光秃秃的,没想到现在不仅栽植了麻栎树苗,林间还套种了野菊花。”指着那长高的野菊花植株,77 岁的村民闻庆伙很是喜悦。

听说村里今年新成立的合作社招人,闻庆伙第一时间就报了名。“我现在每天上山除除草、施施肥,一天就能有120元,比闲在家中强多了,身体也更硬朗了。”让闻庆伙更加开心的是,除了每日的工钱,他们老两口还因林权流转从村集体分到了1500元。

去年,含山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启动,成功流转了梅山村集体林权约1500亩。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安徽润含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委托村里新成立的合作社对新流转的林地进行植绿复绿和幼苗培育,一方面吸纳本地农民群众就近务工,另一方面精准提升国家储备林质量。

“长远看,有木材的效益;短期看,有菊花的收益。林间环境提供了更优的温度、湿度、光照和养分,野菊花在这样的环境中品质更好。等下个月花朵盛开时,我们准备进行采摘、分类、加工、包装并出售,预计第一批野菊花销售额将达到 1500 元/亩。”在安徽润含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家奇看来,含山县国家储备林项目不仅让“荒山变金山”,更能让“资源变资产”,让村民们增收致富。

据悉,含山县国家储备林项目主要包括总规模151793亩的营造林工程,种苗基地、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附属工程设施建设,森林资源管护、管理信息建设、成效调查监测等支撑体系建设,以及林下经济、林产品加工配套产业四大板块。自启动以来,该项目率先探索、先试先行,选取环峰镇、林头镇、陶厂镇作为试点单元,积极开展林地林木流转收储。随后,在试点单元因地制宜有序发展木材培育、木本油料林种植、林下经济产业和森林康养等项目,壮大储备林产业总量。

含山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只是马鞍山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市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依法保护农民和林业经营者的集体林权益,增强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补偿制度,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下一步,马鞍山市林业局将积极研究“储备林+”产业延伸,开展林业生态监测技术服务,探索谋划村民、村级入股分红的“林票”模式,促进林农增收、林地增效,建立健全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拓宽生态“高颜值”到经济“高价值”的转化路径。 (任德玲 甘蝉蝉 彭彩梅)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