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8日上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省药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监管保安全、优服务促发展,有效保障全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有力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不断完善药品监管体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药品安全工作,出台《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具体举措》,加强药品安全工作统筹领导,建立各级药品安全协调机制和责任体系。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若干措施》,全省基层药品安全“四员”队伍已经建立,正在加快构建具有安徽特色的药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
坚持依法行政,着力健全监管规章制度。2018 年以来,省药监局推动修订实施《安徽省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省政府第 309 号令),制修订《安徽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关于加强跨区域跨层级药品监管协同的实施意见》等监管制度 63 个,其中现行规范性文件23个,药品监管制度体系日趋完善。
坚持严格监管,切实筑牢药品安全防线。深入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集中打击整治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等系列专项行动,系统加强全省药品安全监管。加大抽检力度,药品国抽完成批次数、品种覆盖率连续4年位列全国第一,2023年药品省抽合格率达99.7%。强化重点监管,对生物制品(疫苗)、大容量注射剂、中药注射剂、第三类医疗器械、儿童及特殊用途化妆品等重点品种生产环节实施年度全覆盖检查,对药械临床试验、委托生产、网络销售等重点领域实施集中治理。推动“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对集采中选药械实行生产企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检两个“全覆盖”,开展流通使用环节疫苗质量专项监督检查,开展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库)建设,服务“健康安徽”建设大局。
坚持服务发展,持续优化医药营商环境。制定实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等 11 个政策文件,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促进药械研发创新。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全省一单”,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省级统筹、多级联动,上线运行开办药店“一件事”。开通第二类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绿色通道,建立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会商机制,实施第二类有源医疗器械首次注册项目立卷审查,对在研创新药械项目实施提前介入、跟踪服务、清单帮扶。省地共建 6 个医药创新柔性服务站,加快构建全省医药创新柔性服务网。今年 1 至 9月,全省新增各类药品注册批准文号 109 个。编制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药材标准,开展中成药质量标准提升行动,强化皖药发展标准引领。开展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GAP)监督实施示范建设,促进皖产中药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水平提升。
坚持固本强基,全力提升监管能力水平。深入实施“药监英才计划”,多渠道引进专业人才,省级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不断壮大。加快推进省级药械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项目,有效发挥国家药监局中药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作用。不断加强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中药饮片追溯管理项目、药品安全信用档案系统入选全国系统智慧监管示范项目,药品监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本报记者 刘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