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上甘岭》于10月14日在央视一套和优酷同步播出,受到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誉。
上甘岭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开始,到11月25日结束,共计43天。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此役中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 190 余万发,炸弹 5000 余枚。平均每秒钟达 6发,每平方米的土地上就有76枚炮弹爆炸。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米至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岩石坑道也被炸短了三四米。志愿军参战部队依托坑道与敌人反复争夺29次,击退敌营以上规模冲锋25次,营以下冲锋653次……剧中我志愿军战士那英勇无畏、敢于向强敌亮剑、敢于牺牲、保家卫国的壮举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更让观众泪下。
在此役中,涌现出了用血肉之躯堵敌人机枪眼的特级英雄黄继光;有双腿被打断仍坚持指挥战斗,在生命最后一息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特等功臣孙占元;在全班战友伤亡的情况下,有一人坚持阵地战斗,英勇机智地击退敌军40余次冲锋,毙伤敌人280余名,他就是守住了阵地的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有身负重伤,在生命的最后一息,用自己的身体连接被打断的线路,保证指挥联络畅通的二级战斗英雄牛保才等。仅十五军在战役中获得三等功以上的各级战斗英雄就达12347人,占该军总人数的27.5%。
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震撼着每一位观众,但我志愿军在坑道内的有关“一个苹果”的细节,却与战争惨烈、血腥、悲壮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出了我志愿军战士的人性之美。
美军凭借着绝对的火力优势,在开战后的第6天攻占了上甘岭表面阵地,我45师被迫退入坑道坚守,美军用密集的炮火封锁了我军往坑道内送弹药、水和食物的所有通道。我志愿军曾经这样“悬赏”:凡送上去一篓苹果者,记二等功。然而,没有一个火线运输员因此立功,采集的数万斤苹果只有一个被送进了坑道。
17 岁的小战士、运输员刘明生,往前线运送弹药的途中,在一个炮弹坑里捡到了一个苹果,就把它放进了贴身的口袋里,带给了在坑道里坚守的7连。
连长接过苹果,不肯吃,又还给了运输员;运输员又硬塞给了连长,连长只好把苹果给了步话机员小李。接着,苹果开始在防炮洞内八个人之间传递——伤员小蓝、司号员、卫生员、最后又回到连长的手中。在连长作了一番动员后,每人啃一口苹果,结果是苹果又在八个人之间转了一圈后,还剩下大半个……看到这里,笔者心中发涩,鼻子发酸,两行热流已经顺着腮帮淌下……
这些志愿军战士入伍前大多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没有高深的文化,有的只是肝胆相照、同舟共济的生死兄弟情谊。在生命危急时刻,在生死存亡之际,他们想到的是生死与共、相濡以沫的战友,是手足相连的兄弟。
全体指战员之间那种兄弟般的披肝沥胆的情谊历来就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军治军的法宝。1928 年朱德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与战士们一起下山挑粮。在回忆录《几块青稞饼》中,首长把自己的那匹红鬃马让给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断炊了,当遇到战士因两天没吃东西了而倒下时,首长毅然把自己平时吃野菜攒下的仅有的几块青稞饼递给了饿倒的战士……
我们的军队就是靠着这种传统和法宝从无到有,从失败走向胜利,从弱小走向强大。“一个苹果”反映的绝非仅仅是“一个苹果”,而是我军官兵之间、战士与战士之间那种同仇敌忾、肝胆相照的精神和相濡以沫、兄弟般的情谊。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和情谊而武装起来的军队,凝聚成了钢铁般的意志,所以在上甘岭战役中,“联合国军”的七个营,始终攻不下我志愿军的两个连的阵地。
(周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