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10-3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订单高粱”丰收忙

    摘要:10月29日,在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高粱种植基地,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田间收获高粱。金秋时节,亳州市种植的20多万亩“订单高粱”喜获丰收,沉甸甸的高粱穗籽粒饱满,种粮大户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收割,田间地头呈现

  • 安徽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

    摘要:本报讯10月29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不断优化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在国家级考核中,食品安全连续5年获A级等次,药品安全、质量工作连续3年获A级等次,知识产权

  • 长三角创新医疗器械转化暨第三届安徽省医疗器械创新峰会举办

    摘要:本报讯10月28日至29日,长三角创新医疗器械转化暨第三届安徽省医疗器械创新峰会在合肥市举办。峰会由省药监局、合肥市政府主办,以“创新引领协同发展创造未来”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中国工程院院士

  • 第二届安徽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歌唱大赛圆满举行

    摘要:本报讯10月30日上午,“新”声贺华诞——第二届安徽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歌唱大赛决赛暨颁奖仪式在铜陵市昆仑决圆满举行。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朱颖,铜陵市副市长解富强出席并为获奖选手颁奖。此次大赛由安徽

  • 全总领导来皖调研工会工作

    摘要:本报讯10月28日至29日,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蔡安辉率全总调研组一行深入合肥、安庆调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工作,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副主席、分党组成员郑晋平等参加调研。省人大常委会

  • 全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题会议召开

    摘要:本报讯10月30日下午,全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题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传达学

  • 前三季度我国规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

    摘要: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10月29日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十种有色金属产量5874万吨,同比增长5.6%。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

   期次:第8445期   

本报讯 10 月 29 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不断优化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在国家级考核中,食品安全连续 5 年获 A级等次,药品安全、质量工作连续3年获A级等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连续3年、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连续 5 年获优秀等次,“双打”(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连续5年获优秀等次。

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今年 1—9 月,我省共有 3596 户个体工商户直接变更登记为企业,同比增长128.75%;全省新设各类经营主体 91.07 万户。截至 9 月底,全省实有各类经营主体817.95万户,同比增长3.35%;实有涉税经营主体326.11万户,同比增长 7.56%,经营主体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不断优化。我省深入实施公平竞争政策,组织开展公平竞争审查评估,对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实施常态化清理,全省累计审查、清理涉及经营者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 9.01 万份、修改废止 2940 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今年以来办结反垄断案件 3 件、反不正当竞争案件 623 件,在全国首届反垄断执法办案业务竞赛中获团体二等奖。我省加强综合执法,坚决查处并公布了一批破坏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案件,销毁侵权假冒伪劣商品 1587 吨。深入开展“满意消费长三角 放心消费在安徽”行动,累计发展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 7.72 万户,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持续优化,全国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我省市场环境指标得分连续2年位居全国第4。

质量强省建设成效显著。我省大力实施质量强企、质量强链、质量强县行动,遴选 5 家龙头企业作为质量强国领军企业重点培育,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围绕新能源汽车、量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实施质量强链,参与企业 1万多家,已解决质量问题 892 个;累计培育 58 个“安徽省质量强县(市、区)”,通过质量提升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我省加快完善适配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质量基础设施,在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领域建设国家和省级产业计量中心5家,建成国家和省级质检中心27家,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心达146个;大力实施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制定发布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国家标准12项、电梯安全状况评估规范等地方标准17项,支持企业争创企业标准领跑者202个,累计发布地方标准4752项,数量位居全国第4,成功获批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省。我省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94.73%、高于国家1.08个百分点,质量竞争力指数90.34、高于国家4.74个标准分。全省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达2921张,数量跃居全国第一。

知识产权强省建设高效推进。我省实施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工程,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较“十三五”末增长153.6%,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数量位居全国第4。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三年行动 ,全 省 知 识 产 权 融 资 金 额 245.61 亿 元 ,同 比 增 长101.3%,居全国第5位。建设合肥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打造“科大硅谷”知识产权保护样板区,建成运行两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累计办理专利快速预审1.28万件,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压缩至 52 天、较过去缩短80%。

市场监管综合效能稳步提高。我省系统推进法治监管、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着力增强监管的规范性、精 准 性 、有 效 性 和 透 明度。建立健全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市场监管领域安全责任体系,“四个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更加健全。持续规范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权,牵头制定长三角轻罚免罚规定获评“全省十大法治事件”。深化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部门联合抽查占比达95.2%。在全国率先出台《经营主体信用合规建设指南》省级地方标准,我省企业信用指数稳居全国前列。建成覆盖市场监管各项业务的24个信息化系统并丰富场景应用,实现特殊食品生产等重点领域非现场检查和平台经济协同化数字化常态化监管,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本报记者 张恩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