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12-0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三产融合“引擎”强劲乡村振兴“丰”景独好

    摘要:滚滚长江,逶迤千里,历经万年,在安徽鸠江北岸冲积出一片肥沃的土地。这里沉甸甸的芜湖大米在微风中摇曳,颗粒饱满的水果玉米挂满枝头,肥硕的稻田蟹在岸边吐着泡泡……为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近年来,

  • 怀宁县全力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本报讯近日,笔者走进位于安庆市怀宁县经开区的安徽拓普勒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在生产车间的自动化生产线,笔者看到,这里每16秒就可以生产出一只铝合金轮毂,一垛垛成品轮毂被贴签装箱,准备发往国外。今年前三季度

  • 以茶聚才“茗”师斗艺

    摘要:日前,淮北市举办第二届茶艺师职业技能竞赛。竞赛通过茶艺演示、茶汤质量的比拼,进一步提升茶艺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弘扬中华传统茶文化。张锋/摄

  • 移动体检“零距离”暖“新”服务送健康

    摘要:本报讯连日来,在省总工会的部署下,省工人半汤温泉疗养院体检团队先后赴马鞍山、合肥、蚌埠、亳州等地,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去免费移动体检服务。活动现场,医务人员为每一位前来体

  • 滁州市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专项行动

    摘要:本报讯日前,滁州市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专项行动,确定了10个产业集聚区、14个产品种类、388家企业为重点帮扶对象,以技术帮扶为引擎,驱动“提质强企”行动深入实施。组织专家巡诊,入企找准问题。

  • 91种新药进国家医保小药片连着大民生

    摘要: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从每片2.43元降至2.11元——在今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中,难治性癫痫“救命药”氯巴占片在半小时之内就实现了药企与医保部门的“双向奔赴”,为需要长期服药的罕见病患者带来了福

放大 缩小 默认

91种新药进国家医保小药片连着大民生

   期次:第8467期   

新华社北京 11 月 28 日电 从每片 2.43 元降至2.11元——在今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中,难治性癫痫“救命药”氯巴占片在半小时之内就实现了药企与医保部门的“双向奔赴”,为需要长期服药的罕见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11 月 28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录新增91种药品,其中有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等 26 种肿瘤用药、利鲁唑口服混悬液等 13 种罕见病用药以及 15 种慢性病用药,药品总数增至3159种。

这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第七次调整。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因素,预计2025年,新版目录实施将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

每一种新药进入医保,都意味着患者家庭少一分负担、多一分希望。此次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有哪些新看点?

——用药保障再升级,结构更“优”了。

每天服药,是许多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长期以来承受的压力。今年医保药品目录新增的药品,提供更多用药便利:我国一款治疗血脂异常的创新药托莱西单抗注射液纳入医保,患者可以灵活选择 2 至 6 周注射一次。

每天扎一针,是许多糖尿病患者面临的烦恼。今年医保药品目录新增的药品中,一款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的创新药,一周仅需注射一次。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不仅关注罕见病等少数群体,也在不断解决常见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之忧。

聚焦群众所需,医保药品目录有“加法”,也做“减法”。此次调整调出了43种临床已替代或临床价值不高、长期未生产供应的药品,让医保药品目录更合理。

专家强调,医保药品目录重在科学调整,不是简单的“价低者得”。

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表示,本次调整后,肿瘤、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在不显著增加基金支出的前提下,将更多填补目录保障短板或者提升疗效的品种纳入目录,实现“提质不提价”。

——创新药比例再提升,“救急药”更新了。

宫颈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如何更好呵护“她”健康?

一款用于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的药品,6月下旬拿到国家药监局批件,又幸运地进入了新版医保药品目录。速度之快,让企业方谈判代表深感意外:“希望更多新药能够更快服务患者。”

此次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中,创新药的谈判成功率超过了 90%,较总体成功率高 16 个百分点。新增的91种药品中,90种为5年内新上市品种。其中,38种是“全球新”的创新药,无论比例还是绝对数量,都创历年新高。

如今,经过七轮调整,累计已有 149 种创新药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国家医保局医保中心副主任王国栋表示,新药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速度不断加快,让参保群众能够及时享受医保改革及医药创新带来的红利。

更多创新药进医保的背后,是我国医药创新的蓬勃发展。2018 年至 2023 年我国 1 类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23年获批数量达35种,是2018年的4倍以上。

——推动目录高效落地,确保患者能“真用上”。

新药进了医保,还要能走进千家万户。

与往年相比,今年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对药品的配备使用、新药推介、管理监督等提出具体要求,以确保目录真正落地见效,更好满足患者合理需求。

此外,通过“双通道”管理机制,一些原来主要在大型医院供应的医保谈判药品,目前可以在全国10余万家医保定点药店销售并纳入医保报销。

此次谈判协议中,国家医保局还要求企业在目录落地前,全部落实药品追溯码,实现全程“可追溯”,进一步强化配备和供应情况监测,确保药品可及性得到提升。

截至2024年10月底,协议期内谈判药品累计受益8.3亿人次,累计为患者减负超8800亿元,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实实在在惠及患者。

小药片连着大民生。更科学、更有温度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将为亿万百姓带来更多健康“获得感”。(徐鹏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