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
自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简称产改)工作开展以来,在五河县委、蚌埠市总工会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五河县总工会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坚持上下互动,左右联动,聚焦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各相关部门结合工作职责,积极履职、共同发力,在全县上下形成持续深化、不断创新、扎实推进的浓厚氛围,全力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进一步调动全县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了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部门联动 抓 合 力 资源共享 谋 共 赢
根据安徽省《进一步推进县(市、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县委常委会、县政府与总工会联席会议专题研究产改工作,将产改列入全县深化改革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产业规划,为产改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县委分管领导多次召开相关部门会议,研究讨论和听取落实《五河县进一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工作汇报,明确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压实责任,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牵头、部门协同、企业探索、产业工人主动参与的工作格局。
各有关单位围绕基层党的建设、人才建设、就业培训、劳动安全健康、文化体育、科技创新等协调联动,凝聚推动产改合力,促进各项具体任务落细落小落实。全县共举办产改主体班2期,培训120人次,引育高级职称型人才83名,技术技能型人才980名,在产业工人队伍中发展党员31名,占全年发展党员数的20.7%,指导58家企业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 6351 人,预算安排农民工专项经费、重点企业维稳招工补贴、教资培训和全省技能大赛资金等260万元,加强对存在职业危害企业开展定期检测,深入企业开展健康宣传讲座 8 场,以惠民活动丰富产业工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世界读书日、“书香九进”送书进企业活动8场,各类文化活动269场,不断激发产业工人创新创造的内在潜能。
按需施策 抓 实 效 因势利导 促 提 升
五河县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工作思路,经过深入调研、摸排筛选,确定职工队伍相对稳定和行业性质不同的 10 家企业为首批试点单位,以及 2 家企业书记项目。通过试点单位产改措施落实,让试点单位成为政策的落实地、成果的产出地、产业工人获得感的实现地,为产改在全县全面推开奠定坚实的基础。
县总工会主要领导带队常态化到试点企业开展系列专题调研,定期组织召开工作座谈会,全面了解产改工作推进情况,研究试点企业拟落实措施。在推进实施过程中,县总工会积极为产改工作搭建平台,加强对试点单位的业务指导,安排专项预算资金 16 万元支持试点企业产改工作,挂牌成立“五河工匠学院”和蚌埠飞宇轴承公司“工匠学校”,聘请 10 名技术专家、劳模工匠为学院导师,采取技能培训班、名师带徒等形式培训 200 余人,帮助产业工人实现从“工”到“匠”的蝶变;搭建技能竞赛平台,铺就成长成才“快车道”,开展一道新能源科技(蚌埠)有限公司、现代牧业(五河)公司等职工技能竞赛 8 场,引导产业工人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着力做好产业工人就业服务工作,通过援助就业活动帮助企业招聘职工 935 人;组织劳模工匠深入企业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4场次,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进企业、进班组;帮助产改试点企业全部建立功能齐全的职工书屋、职工之家,最大范围地覆盖了包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内的广大职工群众;安排试点单位工会主席参加省市总工会业务培训 33 人次;慰问产改企业发放慰问品8万元……
各试点单位充分发挥改革试点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让产改产生出“繁星满天”“连点成片”的效应。全县产改工作在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谋划部署下进入了提质增速的快车道。
有序推进 抓 落 实 稳步实施 求 成 效
基层是推动产改不断深化的基础,企业是落实产改目标任务的主体,工人是产改的主角。五河县各试点单位围绕产改目标和所承担的产改任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力推动产改工作开展。
五河供电公司不断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增强产业工人的归属感和参与感;安徽恒源技研化工公司将岗位技能补贴与安全质量挂钩,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生产销售较去年实现增长 2.6%、3.7%;安徽天麒面业公司坚持“党建带工建”贯穿于产改全过程各环节,把党员示范岗、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培育理想信念坚定、业务能力过硬的先锋骨干队伍;五河县同路单采血浆站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开展企业员工读书分享会、业务知识竞赛、我与企业共发展等活动,提升员工文化素质和主人翁意识;上海电气五河公司“五小”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促进企业技术革新,先后获得11项发明和23项实用新型等专利;蚌埠飞宇轴承公司开展企业“大师傅”“企业工匠”评选和“师傅·工匠”手拉手结对活动,培养出高级技术人才 8 名;一道新能源科技公司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蓝绿金青”五彩工会品牌和实施积分制度改革,建立专项技术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一年多来深入推进,共取得48项“五小”创新成果,收集合理化建议 34 条,其中技术改造 6 条,实施 29 条,节约资金180 万元。天麒面业李向贵荣获蚌埠市第八届“珠城工匠”,安徽林洋光伏公司(即一道新能源公司)荣获安徽省工人先锋号,“周成武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被授予市级创新工作室,1个项目获蚌埠市第六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安徽林洋光伏公司生产部、安徽恒源技研化工公司制粉班荣获蚌埠市“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胡圣学荣获蚌埠市“安康杯”竞赛先进个人等。
一系列举措使试点单位广大产业工人感受到产改成效,不断增加了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政治觉悟和奋斗精神明显提高,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具有长期性、系统性,非一时之策、一日之功,五河县总工会将善作善成,久久为功,在补短板、强弱项、谋长远、抓持久上下功夫,通过思想认识再深化、部署推动再深化、工作措施再深化,不断提升产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持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为推动五河跨越式发展凝聚强大动能,再谱五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华章。”五河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郭泽慧表示。
(赵义龙 刘荣荣 薛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