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12-1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职工教育基地助力农民工“求学圆梦

    摘要:近日,作为天长市总工会职工教育基地的天长市金领职业培训学校传来喜讯:该校共有808名农民工学员报名参加2024年安徽省成人高考,664人达到本科或专科录取分数线,另有137人有望通过安徽省农民工学历与

  • 以工作室创建为平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日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4年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淮海实业集团工会“以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工作室创建探索与实践”获得党建类二等奖。集团工会坚持以工作室创建为平台,以创新成果转化为根

  • “小”驿站释放“大”温暖

    摘要:连日来,中铁上海局三公司利用所属项目点多、面广、服务覆盖人群广等优势,积极开展工会驿站建设,聚焦以项目施工人员等户外劳动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小”驿站释放“大”温暖,努力把工会驿站建设成

  • 劳模工匠宣讲凝聚奋进力量

    摘要:连日来,亳州市利辛县总工会积极组织劳模工匠开展专题宣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劳模工匠们结合岗位实际,从深化改革对个人成长成才的推动等角度出发,分享心得、交流感悟,持续推动

  • 技能比拼展风采比赛促学练精兵

    摘要:建筑行业、文旅行业、供水行业……连日来,在全省各级工会的认真筹备和精心组织下,多个行业的技能竞赛渐次开赛,广大职工竞相展技能、踊跃赛风采,持续掀起人人练技能、增本领、强素质的热潮。同台竞技展风采日前,

放大 缩小 默认

淮海实业集团工会

以工作室创建为平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次:第8478期   

日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4 年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淮海实业集团工会“以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工作室创建探索与实践”获得党建类二等奖。

集团工会坚持以工作室创建为平台,以创新成果转化为根本,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引领,充分发挥劳模工匠辐射引领作用,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高技术英才、高素质匠才。近年来,集团共有 50 个集体、78 名个人获得市级以上称号,培养劳模工匠34 人、各类技能人才 350 余人,进一步充实壮大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坚持“党建创新、工作创优”双创工作理念。集团工会坚持把党的建设融入工作室创建的各项工作中来,以党员、劳模等为领头人,以技术骨干为主要成员,采取“揭榜挂帅”方式,开展“党建+技术”“党建+营销”“党建+质量”等专题项目攻关。近年来,通过持续创建,集团共创建工作室 11 个,工作室成员 200 余人,直接参与工作室创新项目 695 人次,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辐射带动、鼓励创新的积极作用。

坚持围绕中心工作,着力破解发展难题。集团工会以“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42场次,参与职工 3800 余人次。安徽矿机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名单;新材料公司与中南大学合作研发煤矸石高效脱碳技术,被列入省属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清单”;华星公司主导制定正弦滚轴筛行业标准,正弦滚轴筛获评“安徽省工业精品”“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坚持“效果导向”,充分发挥“冲锋队”和“生力军”作用。各工作室开展“揭榜挂帅”攻关项目200余项,25 项创新成果获得发明专利,2 项 QC 小组成果获得全省三等奖,132 项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实际,创造经济效益 4 亿余元。

坚持能力素质双提升。集团工会持续完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五项机制”,大力推进培训、练兵、比武、晋级“四位一体”的技能提升通道,影响并带动更多优秀人才创新攻关。各工作室团队中,5人次获评“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2 人次入选省属企业“538英才工程”,200余名职工晋升技能等级。

通过工作室创建,集团上下抓创新、谋发展的共识得到充分凝聚,广大职工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明显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效应得到持续彰显,为职工成长成才搭建了新舞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装上了新引擎。

(杨明)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