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华的安徽省合肥市中心城区楼宇鳞次栉比,车水马龙,城中的中铁臻庭小区令人眼前一亮。业主称这里是“合肥所有拆迁小区里的‘天花板’”。11 月 6日,由中宣部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等30余家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组成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团采访首站就选择到这里来打卡。
众多主流媒体以老旧小区改出幸福生活,老旧小区如何“变身”高颜值等主题,对城市更新过程中老旧小区如何解决不同户型的安置需求,保证安置住宅分配的公平性和均衡性?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和报道。
城市更新是拉动投资和就业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安徽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通过一系列精准施策、科学规划,让昔日的老旧小区焕发新生,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作为驻皖央企的中铁四局充分发挥自身全产业链优势,从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全过程助力安徽合肥、池州、蚌埠等多座城市的城市更新项目,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活力,协同打造高质量发展、高颜值生态、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高水平安全的城市空间,加快建设具有安徽特色的宜居现代化城市。
此次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关注的中铁臻庭小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是在合肥市仪表厂宿舍原址上改造建设的项目。合肥市仪表厂于 2003 年 7 月进行了政策性破产。企业不在了,人还在,原来合肥仪表厂宿舍小区,占地面积约 44 亩,共有 25 栋居民楼,居住了近 2000 人。小区始建于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房屋多为砖混、砖木结构。随着合肥城市的快速发展,被高楼大厦包围起来的破败不堪的仪表厂宿舍区渐渐成了一个“难题”。
为啥是个“难题”?宿舍区始建于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占地面积约 44 亩,共有 25 栋居民楼,房屋多为砖混、砖木结构,居住了近 2000 人,基础设施不完善,老化严重,安全隐患多。在国家旧城改造政策的号召下,合肥市包河区将该小区改造项目列为包河区重点民生工程,作为项目开发建设方的中铁四局如何在这么小的弹丸之地,解决不同户型的安置需求,保证安置住宅分配的公平性和均衡性?
尽管这个活不好接,但为了让居民住上安心房、暖心房,同时也为了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中探索更多宝贵经验,中铁四局花了大量心思,一心想将这个项目打造成老旧小区改造的标杆。
中铁四局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叁子,时任仪表厂小区改造项目经理,在他看来,该小区改造项目,可以用“在小地块上实现大作为”来形容。
在改造拆迁过程中,中铁四局与地方政府通过开展安置群众座谈会,对设计方案和施工细节等进行优化调整,最大程度满足安置群众的居住要求。多次打磨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实现商品房与安置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验收,并以3栋商品房带来的经济效益保证安置住宅高品质、高标准,充分发挥地块最大价值。同时,通过户型转换的技术手段在 4 栋安置房中解决 11 种不同户型的安置需求。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升小区景观绿化、外立面装修标准,加强公共设施配套,增加适老改造和儿童乐园等,全力打造安置房建设标杆工程。该项目 2022 年 5 月开工建设,安置房在 2024 年 1 月完成竣工验收,提前 6个月达到交付条件,2024年4月集中交付,小区500多户居民圆了安居梦。
与中铁臻园隔着一条徽州大道的合肥卫岗片区TOD 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卫岗社区的居民贾阿姨每晚和家人散步时都会到徽州大道和望江东路交口的天桥,看着卫岗片区 TOD项目一天天长高的建筑物,贾阿姨的脸上堆满了笑容,她和家人一直盼望着这里早日完工,能够住进新居。
该工程项目是住建部全国首批城市更新推广项目,也是合肥市首个“TOD+城市更新”项目,建成后将结合合肥轨道交通在建的 6 号线、8 号线徽州大道换乘站,打造一座 TOD 引领的现代、科技、绿色的智慧新城,成为“站城一体化”的城市新标杆。在工程施工现场,中铁四局卫岗片区 TOD 工程总承包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刘创辉介绍道。
“这个项目是去年12月开始施工的,由 9 栋住宅、1 栋商业办公楼、下沉广场及相关配套用房构成,住宅总户数有 655 户,项目正处于住宅楼的基础施工阶段,其中,P2#楼主体结构完成,开始进行室内装修,其余多栋楼已开始进行主体结构的浇筑。整个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除了上述两个项目,目前中铁四局在合肥市已先后完成了合肥市瑶海区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包河区仪表厂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正在建设合肥市淮南路工程、包河区城市更新BH202304地块等项目。
在安徽省其他的城市,这样的故事也正在上演。走进池州市永胜巷老旧小区,曾经这里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外墙斑驳、管线杂乱、道路坑洼、停车难……居民们常常抱怨:“雨天出门两脚泥,晴天回家一身灰。”老旧的居住环境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短板。
然而,这一切在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安徽省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全面铺开,该小区被列为池州市首批改造对象。
经过中铁四局的精心设计和施工,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外墙粉刷一新,色彩温馨和谐;空中蜘蛛网般的线缆被规整入地,视野豁然开朗;道路重新铺设,平坦宽敞;新增的停车位、电瓶车棚解决了居民的停车难题;更值得一提的是,小区还增设了健身器材区让居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从2021年至今,中铁四局已参与了池州市115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更新建设,惠及居民约32000 户。中铁四局池州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负责人张鑫谈到今后工作规划时谈道:“目前我们正推进 8 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管网改造施工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道路、停车场、房屋屋面、楼道整治,以及围墙、公共活动空间、景观绿化优化提升,整体施工任务已完成 80%,为小区居民打造个性化方案,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当前,中铁四局还先后参与了省内蚌埠市怀远县五岔片区、安庆市大观区老城区内涝治理项目和亳州市蒙城县西北片区城市更新一期项目、马鞍山市含山县雨污管网工程等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正在助力徽山皖水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描绘出城市新美景。
(刘书瑜 邓洁 孙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