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 月 20 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省安委会、省防减救灾委印发《安徽省今冬明春重大事故灾害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针对岁末年初安全风险特点,推动各地各部门严防死守、抓早抓小、源头防控,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积极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本次专项行动从 12 月初至明年 3 月底,不划阶段、不分环节,坚持立查立改、动态清零,把2025 年元旦、春节以及其他重点时段安全防范工作一并纳入此次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隐患,依法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关闭取缔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单位,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确保全省安全形势稳定。
针对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特点,安排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以及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森林火灾重大隐患治理、受灾群众帮扶救助等7个方面重点工作、32项具体任务。
聚焦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以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为主线,紧盯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容易忽视的“小部位”,严格精准执法,强化指导帮扶,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比如,在推动化工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方面,印发了《安徽省化工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9年底前依法淘汰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安全标准要求的生产装置,有序退出一批安全风险高的装置和储罐,改造提升一批在役装置和储罐,有效提升化工和危化品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扎实推进“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监管,强化群众身边安全风险防范。紧盯涉及人民群众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点行业领域,扎实推进燃气、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电动自行车、建筑保温材料、基层消防安全等“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监管。年底前完成电气焊安全监管服务平台试运行,2025年起全面推进全省存量电焊机“加芯赋码”,逐步实现“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高质量开展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和督察督导,压实安全风险防范责任措施。坚持督事、督人、督责相统一,督办、督改、督帮相结合,“一竿子插到底”精准查找问题隐患,强化典型问题责任倒查,推动从整改“反馈的问题”向“举一反三提出系统性治理措施”延伸。年底前对 16 个市和25个省安委会成员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年度考核巡查,明年 3 月开展 2025 年一季度安全生产督导,推动各地各部门严管所辖、严格责任。
周密部署安排,严密防范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针对今冬气温冷暖起伏显著、发生过程性强降温可能性大的情况,落实自然灾害“响应期”联合值守、会商研判、临灾“叫应”等工作机制。指导各地各部门加强大跨度建筑物、场馆、工棚、危旧房屋、经营性自建房、简易构筑物等重点部位巡查检查,及时对广告牌、玻璃幕墙、空调外机等易坠落物进行除险加固。
严格火源管控,深入开展森林火灾重大隐患治理。针对今冬气温较常年偏高的情况,强化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深入开展森林火灾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和打击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严格火源管控,严防人为因素引发火灾。目前,已组织国家消防救援局安徽机动队伍靠前驻防安庆、黄山等重点林区,保持防扑救力量、装备物资和专业指挥“三靠前”,确保第一时间处置森林火情,确保打早打小打了。
强化监测预警,及时做好事故灾害的应对处置。督促各地各部门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制度,及时报告重大事故灾害和重要敏感突发事件,优化应急联动机制,做好事故灾害现场处置,加强善后和调查评估工作。各地各部门按照“一行业一策”“一地一策”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对于排查出的重大风险隐患分级建立台账清单,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对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大企业违法成本,形成有力震慑。
各地各部门已部署开展本地本系统专项行动工作,强力推进事故灾害隐患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全省共抽查检查企业 11068 家,排查重大事故隐患 224 项,整改 199 项,未整改的隐患全部落实了整改措施。印发安全生产警示函76份,开展通报约谈40次,曝光、约谈、联合惩戒企业9家,“一案双罚”5次。
(本报记者 张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