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近日,在外漂泊 50 多年的七旬老人孟某在亳州市救助管理站和陕西省韩城市救助管理站的联合救助下,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亳州市利辛县张村镇。
今年 11 月 18 日,孟某被陕西省韩城市救助管理站救助。随后该救助站通过抖音发布了寻亲视频,由于孟某长期在外流浪,年龄也大了,只能模糊说出“亳县”“三岔口”“孟寨”等信息线索,一时无法确认其真实身份。
“亳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从网上看到这则寻亲视频后,听到老人说的话里有“亳县”等字眼,就主动对接了韩城市救助管理站,了解更加详细的信息。”亳州市救助管理站站长李金帅介绍,根据老人提供的“张村”“三岔口”等关键信息,救助站联系亳州市各县区相关部门进行排查,经过反复比对,初步确认孟某是利辛县张村镇孟寨村人。
为进一步确认其身份信息,11 月 26 日,孟某被护送至亳州市救助管理站临时安置救助,经过几天的精心照料和心理疏通,孟某精神和身体状况得到了良好恢复。
11月29日,亳州市救助管理站圆梦寻亲工作队带着孟某前往张村镇孟寨村开展实地寻亲。“这不是进程(化名)吗?这一转眼几十年没见了啊!”当日,圆梦寻亲工作队带着孟某来到利辛县张村镇孟寨村时,一名老人很快认出了孟某。老人介绍,自己和孟某曾经是年轻时的玩伴,后来孟某一次离家后,再也没有回来,两人也再没见过面。
据当地村民介绍,孟某16岁左右时被父亲送往外地学习手艺,在外学习过程中,孟某独自出走,与家中再无联系。此次再次回到家乡已经时隔 50 多年。
因孟某家中亲人都已去世,在利辛县救助管理站和张村镇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孟某被妥善安置在张村镇养老服务中心生活。
李金帅介绍,近年来,亳州市救助管理站依托“圆梦寻亲工作室”,组建以党员干部为主力军的寻亲队伍,积极探索受助人员寻亲新模式,依托传统寻亲、智慧公安寻亲、互联网科技寻亲、志愿者合作寻亲等模式开展主动救助、关爱救助。创新“望听问写画”寻亲工作法,千方百计帮助受助人员寻家,全力做好救助寻亲服务。今年以来,通过多种寻亲手段,已累计帮助300余名受助人员回家。
(李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