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1-2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以提案之力谋务实之策

    摘要: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经常性作用。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工会界委员有备而来——他们聚焦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形成了一份份沉甸甸的提案。叶立新委员:加强化工

  • 凝“新”聚力为新就业群体“代言”

    摘要:1月20日上午,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合肥开幕。开幕会后,代表们结合工作实际和履职心得体会,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就业群体等热点话题,与记者面对面交流,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谢

  • 新年到花馍俏

    摘要:1月22日,淮北市相山区一家餐饮服务点,工人正在制作各式花馍供应市场。在淮北,蒸花馍是流传已久的年俗。随着春节的临近,淮北市一些餐饮服务点开始制作“福字”“元宝”“鲤鱼”等新春佳节美好寓意的各式花馍,

  • 产改工作连续三年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

    摘要:本报讯1月20日上午,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省长王清宪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提出,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这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连续三年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

  • 安徽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胜利闭幕

    摘要:本报讯1月22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安徽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安徽大剧院胜利闭幕。下午4时,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省政协主席唐良智,副主席孙云飞、陈舜、

  • 我省户籍人员可省内自主选择待遇领取地

    摘要:本报讯近日,记者从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省人社厅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我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提质增效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新型城镇化、就业

  • 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同比增长14.8%

    摘要: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记者22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比上年同期增加7.24亿,同比增长14.8%。其中,城镇居民国内出游人次43.7

放大 缩小 默认

凝“新”聚力为新就业群体“代言”

   期次:第8504期   

1 月 20 日上午,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合肥开幕。开幕会后,代表们结合工作实际和履职心得体会,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就业群体等热点话题,与记者面对面交流,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谢琳代表:聚焦新能源产业和新就业群体

2024 年,安徽省进出口总额和出口额均升至全国第 9 位,“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23.6%。2024年我省整车出口量跃居全国首位,全国每出口4辆汽车就有1辆安徽造。“现场聆听了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我倍感激动和振奋。”安徽省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最美货车司机、货车司机谢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作为一名大货车司机,谢琳长年奔波在长三角地区与新疆之间的线路上。“以前我的大货车上装的都是小家电,现在装的都是和新能源相关的大型机械。”两会期间,谢琳聚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产业在皖北地区的发展。谢琳建议,希望我省在新能源产业布局和项目布局上加大支持力度,加大各类产业专项资金的倾斜力度,为皖北地区建设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助力,促进产业头部企业和细分领域“链主”企业在皖北地区布局。

自当选省十四届人大代表以来,谢琳积极履职尽责,一直为大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发声,提出的《关于60岁以上货车司机自愿申请延长 A 类、B 类驾照时限的建议》《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议》等建议都已被相关部门采纳并落实,“关注的事情落实了,我们货车司机这些新就业群体特别高兴!”

李全代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更多“暖新”保障

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聚集了外卖员、快递员等大量以灵活就业为主的新就业群体。安徽省人大代表、合肥市庐阳区海棠街道清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全关注到新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与外卖小哥、快递小哥打交道,深入地了解到他们所需所想所盼。”

李全建议明确平台经济下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综合考量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内容自主性、报酬支付方式等因素,确保快递小哥的合法权益在法律层面得到清晰界定和保障。希望相关部门监督、督促快递平台优化算法,充分考虑快递小哥的工作强度、配送距离、交通状况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进行派单。避免因过度追求配送效率,导致快递小哥面临超时罚款压力而忽视交通安全。他还建议,要带动各行各业共同营造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各类“友好场景”建设,给予新就业群体更多便利和更多关爱。

记者还了解到,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李全所在的合肥市庐阳区海棠街道清华社区正在推进新就业群体“友好小区”场景建设,给予了新就业群体更多方便和快捷。 (本报记者 余珊珊)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