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2-2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春江水暖

    摘要:春天的消息,藏在一条江河率先扬起的前奏里。这声音很微弱,岸边一排细细的泥沙就能把它拦住,但它偏偏能传得很远,穿越车流和工厂,一路飘到高楼上,飘进人们的好梦里,并顺带着在人们的心头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春

  • 二月二,龙抬头

    摘要:二月二,龙抬头。一个充满诗意和期许的日子,似初春里的一缕微风,拂过大地,唤醒了沉睡的万物,唤起了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儿时的我并不知道“龙抬头”的寓意,只听父亲念叨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一直被视

  • 春来雨水万物生

    摘要:“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立春过后,绵密的雨水接踵而来,惠泽大地,草木发芽,万物复苏,处处春意盎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云:“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

  • 摘要:梅香映春光

  • 四季花开的池州

    摘要:因杜牧“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家住外地的徒儿每年早春都要来池州看杏花,他一再叮嘱我要看准花期,提前告知,万万不可错过。我笑着对他说,来池州,永远不会错过花期!在这座千年诗城,四季花事轮番上演,花是时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来雨水万物生

   期次:第8520期   作者:□钟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立春过后,绵密的雨水接踵而来,惠泽大地,草木发芽,万物复苏,处处春意盎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云:“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此时,春风遍吹,天气变暖,冰雪融化,降雨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雨水节气,三候十五天左右,寒冷的冬末开始向温暖的早春过渡。在第一个五天,河水已经解冻,刚刚还在嬉闹的鱼儿,被水獭一条条整齐地排列在岸边。第二个五天,可以看到大雁排成一字,从南方飞回北方。第三个五天,在春雨的滋润下,草木开始发芽、长叶,大地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五代齐己的《野步》中“田园经雨水,乡国忆桑耕”,就生动地描述了雨水润春这一场景。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勤春早百事兴。在农人的眼中,春雨贵如油,雨是庄稼的灵魂,是清冽的甘泉。在儿时的记忆中,正月十五元宵节一过,乡亲们便三三两两忙碌起来,翻土挖沟、追肥灌溉、锄草剪枝……广袤的田野上,到处是一幅幅热火朝天的春耕劳动场景。

雨水节气前后,正是冬小麦返青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显得更加重要。农谚说:“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不知什么时候,蕴含着新春温柔气息的小雨悄然降临了,她们宛如姑娘的纤纤玉手,轻轻拂过沉睡的大地,编织出一幅清新美丽的图画,呈现出一片朦朦胧胧的绿意。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田垄庄稼,都澄净如洗,清莹如碧,享受着春雨带给它们的无限滋润。“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斜风吹着细雨,吹过河岸,吹过田间,农人们身穿雨衣,头戴斗笠,赶着水牛,耕耘着春天。

雨水节气处在初春之际,虽然告别了雪花纷飞,日趋暖和,但冷空气仍较为活跃,天气忽冷忽热,乍暖还寒,可能还会有几次寒流,甚至可能有雪,让人倍觉春寒料峭。人们的情绪容易因为天气的变化而产生波动,往往对健康造成影响。为消除这些不利因素,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除了“春捂”之外,还应保持心静平和、舒畅,确保安全度过“倒春寒”。

丰富的雨水,温润如酥,柔情似水,萌生了万物,也滋润融化了冰冻了一个冬天的泥土。草儿染绿了,花儿绽开了,麦苗返青了,土地松软了,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清香。深呼吸,干净清凉的气息沁人心脾,让人体会到生命的芬芳。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清晰地勾勒出春雨的舒适和清新之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杜牧的《江南春》中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寥寥数句,就将一幅美丽的江南雨景画呈现在我们面前。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为我们描绘出了诗人客居他乡时对春雨的独特感受。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明媚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伴随着滴滴雨水溅地,淡淡愁思,飘飘洒洒,摇曳心旌。

“雨落风轻扬,万物皆言春 。”雨 水 是一 首 美 丽 动人的诗,它清新 婉 约 ,有声、有 色、有情 、有 韵 ,让我们沐浴着春雨 ,沐 浴 着 希望,畅快地感受春天的气息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