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2-2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科技进校园

    摘要:2月20日,合肥市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校区学生观看机器人编队表演,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今年以来,合肥市庐阳区积极推进科技进校园活动,将人工智能、无人机、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特色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

  • 乡贤捐资装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摘要:本报讯近日,每当夜晚降临,走在亳州市利辛县汝集镇新桥村的道路上,都能看到一盏盏太阳能路灯亮起,照亮村民夜间出行和农忙晚归的“幸福路”。这些刚刚安装完成的路灯,得益于爱心乡贤庄洪春反哺家乡的爱心捐赠。“

  • 歙县家庭农场开启“一码一记”智能新模式

    摘要:本报讯春耕时节,徽州大地处处涌动着科技助农新气象。“一码溯源订单、一键掌控农情、一屏统管收支”,从扫码溯源到指尖记账,从田间地头到云端数据,歙县正以数字化为抓手,全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为家庭农场

  • 暖心!淮南志愿者为四川山区孩子捐赠物品

    摘要:本报讯最近,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喜德中学的校园里弥漫着别样的温暖气息,孩子们通过支教老师的手机镜头,喊着“感谢淮南的志愿者”。这已不是这群学生第一次感受到这样的温暖。2月18日,这群来自淮南的志

  • “好人文化”由“风景”变成“风尚”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安庆市怀宁县腊树镇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好人文化”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处处可感,“崇德向善、争做好人”成为全镇干群的共同价值追求。“在腊树镇,做好人好事成

  • 石台:乘着春风暖奋进正当时

    摘要: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起势见精神。眼下,行走在石台大地,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从大街小巷到项目现场,处处春潮涌动,广大干部群众正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走进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字化赋能春耕备耕

歙县家庭农场开启“一码一记”智能新模式

   期次:第8522期   

本报讯 春耕时节,徽州大地处处涌动着科技助农新气象。“一码溯源订单、一键掌控农情、一屏统管收支”,从扫码溯源到指尖记账,从田间地头到云端数据,歙县正以数字化为抓手,全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为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增效赋能,跑出 春 耕 备 耕“ 加 速度”。

当下正值土地春耕最佳时节,在歙县许村镇塔山村的两块田家庭农场,处处 焕 发 着 蓬 勃 生机。在轰鸣的农机声中,农机手驾驶着起垄机在田间往复作业,所过之处翻起道道沟深土厚的笔直田垄;农户们正娴熟地铺设滴灌管网、覆盖地膜,银灰色的膜面在春日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在这片繁忙的耕作现场,歙县农业农村局政策改革与农村合作经济指导股工作人员王紫薇正俯身指导农场负责人郑春芬操作移动终端,演示如何申请全国家庭农场“一码通”和注册安装“家庭农场随手记”记账软件,并耐心解答怎样通过“一码通”进行赋码增信和运用“随手记”实现精细化管理。“这个软件主要是方便大家记录收入、支出、库存的情况,对财务进行规范的收支整合。以后如果要申请报表查询的话,也可以在系统上生成,对实时管理农场经营动态将起到很好的作用。”王紫薇边指导边介绍道。

据了解,该农场是一家实施茶菊“六统一”管理的综合型农业企业,以“家庭农场+农户”模式,构建特色产业共同体,带动周边 40 余户农户增收。如今,每盒菊花茶的瓶身都印有“一码通”,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种植基地实景、农残检测报告等多项信息。同时,农场主指尖轻划间,气象预警、农技指导、惠农贷款等涉农服务即刻触达,真正实现“一码通达”。“我们以前月底对账要翻三四个本子,现在打开家庭农场随手记软件就能一目了然了。”郑春芬表示,现在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期,每项数据都有清晰记录,做预算和控制成本更方便了。

目前,歙县共有 535 家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纳入国家级名录系统,其中家庭农场名录系统中已赋码 79 户。

“我们将持续加强对家庭农场的培育与指导,推动‘一码通’全域覆盖和‘随手记’深度应用,让数据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使更多家庭农场迈入生产经营数字化、管理服务智能化的新阶段,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歙县农业农村局政策改革与农村合作经济指导股股长傅有倩表示。

(王洁)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