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14日,记者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动首版次软件创新培育和推广应用,持续发力“首发经济”,企业研发创新、产品首购首用、品牌宣传推广、产业生态融合等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我省共培育评定首版次软件584个,其中,评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自主供应能力”的首版次软件 17 个,带动销售合同签订300个,销售额6.1亿元。
据介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每年征集、发布首版次软件研制需求目录,引导企业加强软件创新,“首创首发”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企业围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新兴技术软件等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形成了一批“首创”软件,填补国内空白。安徽米乐研发的米乐轴类淬火热处理自动化设备参数配置系统 V1.0,集成先进算法与数字控制技术,实现热处理设备精确控制。九韶智能聚焦我国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难题,通过整合算法优化、多模态建模等技术创新,成功研发出国产的三维几何设计与分析一体化内核。产品全面支持高端装备设计中的自由曲面高级建模场景,覆盖飞机外形设计、汽车制造等高精度工业领域。全芯智造计算光刻双重图形化软件DPT 项目研发的成功,极大推动国内先进工艺的重点突破。星图测控的一体化商业卫星测控平台系统主要用于商业卫星公司提供数据接收、地面站租赁、卫星测控等服务,实现我国航天工程设计与仿真工业软件自主研发。
同时,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落实首版次软件研制和示范应用奖补、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共奖补项目380个,资金2.26亿元,支持首版次软件“首购首用”,实现产品首次应用突破,“首购首用”应用领域持续拓展。科大国创的新一代云网运营系统成功入围中国电信集团组织的产品测试,陆续中标中国电信集团及 11 个电信省公司业务,占中国电信集团该业务近 50%市场份额。讯飞智元的讯飞大数据平台通过投保首版次综合险,提升了用户首购首用信心,成功推广应用到公安、司法、教育等多个领域,覆盖上海、深圳等城市。哈工热气球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到航空航天、工业、教研等领域,实现了我国智能机器人在复杂场景研究及应用的重大突破。广荣科技的认知症筛查系统提供“筛查-评估-干预-追踪”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助力老年痴呆防治,与养老、人寿等公司合作,在智慧医疗领域树立行业标杆。
在推动“首展首秀”品牌价值提升方面,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省财政厅在省采购中心网上开辟专栏“安徽省三首产品馆”,推荐首版次软件上馆展销。组织企业参展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世界声博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累计参展首版次软件超过 100 款次,通过新品发布,提高企业品牌曝光度,促进市场推广。通过多措并举,“首展首秀”品牌价值明显提升。喆塔科技通过“首发+首展”模式加速市场渗透,其数据服务软件在世界制造业大会公开展示后迅速与用户达成合作,进入国内12英寸晶圆厂供应链,目前已服务半导体、光电显示等超 100 家头部客户,市场覆盖率达行业前列。海行云零部件MES系统通过可视化技术,展示汽车产业链的网络化协同智造等功能,逐步向机械、电子、食品制造等行业延伸,形成跨领域“首展”“首秀”效应。安徽惠洲院的微震电法监测平台应用于煤矿领域,针对各类地质工程问题,有效提高探查效率与灾害防治水平,目前签订合同近90家,合同金额近3800万元,成为矿山地质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供应商之一。
此外,我省“首店首例”发展生态加速构建。鼓励企业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消费体验,近两年创建信息消费体验中心 40个。安达创展通过 VR/AR、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虚实融合的消费场景,搭建信息消费“体验店”,打造体验经济模式,带动产品销售额超 2 亿元。支持企业通过“龙头+配套”方式,开展联合攻关,积极融入产业生态,科大国创慧联运数字物流平台首创“高速联网公司+国有商业银行+物流科技平台”联合运营模式,平台服务用户超过 50 万个,年物流运费交易超 15 亿元,作为安徽省首例在物流行业、特定企业的账户体系创新应用被央行表扬。新宇科技构建产学研用全生态链,上游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算法、仿真模型研究,中游建成智能装备科技园,下游为污水处理厂提供智慧化运维服务体系,构建起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报见习记者 史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