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3-3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省网络信息工会一届三次全委会在肥召开

    摘要:本报讯近日,省网络信息工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省总工会十五届四次全委会议精神,总结工作部署任务,履行有关人事事项的

  • 虚拟世界筑高楼“数字工匠”发展新质生产力

    摘要:他在方寸之间,以空间和时间为轴,在点线之间铸就精准蓝图;他以信息数据为“砖瓦”,在虚拟世界筑起广厦万千。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他搭建起22个单体、100余万平方米的工程模型,参与并获5项国家和省部级BI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城市将合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摘要:本报讯记者从合肥市司法局获悉,上海市松江区、嘉兴市、杭州市、金华市、苏州市、湖州市、宣城市、芜湖市、合肥市、六安市司法局近日签订《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城市一体化高质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协

  • “口袋公园”织春色废弃地蝶变生辉

    摘要:日前,在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口袋公园”,樱花、紫叶李、海棠等花卉竞相绽放,春色满园。近年来,岳西县因地制宜,把城区、集镇区和小区周边闲置的空间打造成适合公众日常休闲的“口袋公园”,通过景观提升、绿化栽

  • 我省出台32条政策举措加快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本报讯日前,记者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有关单位,聚焦服务业20项重大工程重点领域,研究制定了《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5年

  • 如何理解完善军事治理体系

    摘要:新华社北京电《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军事治理体系。”这是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加强军事治理的战略部署,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建军治军特点规律,着眼推动军队高

放大 缩小 默认

虚拟世界筑高楼“数字工匠”发展新质生产力

——记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技术工程师高天佑

   期次:第8547期   

他在方寸之间,以空间和时间为轴,在点线之间铸就精准蓝图;他以信息数据为“砖瓦”,在虚拟世界筑起广厦万千。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他搭建起22个单体、100余万平方米的工程模型,参与并获 5 项国家和省部级 BIM奖项,他就是中国能建建筑集团“00后”BIM技术工程师高天佑。

扎根现场 BIM技术不只是建模

有人说 BIM 不过是传统二维图纸的三维立体版本,仅仅是对建筑外观和结构的三维展示;还有人说 BIM 只是一种商业噱头,缺乏实际价值。然而,高天佑认为BIM是一种多维度的综合工具,它可以融合丰富的信息、精确的图纸、详细的参数等多种关键要素。随着对 BIM的深入了解,他愈发地明白BIM体系有多么庞大。

首次接到 BIM 应用任务的高天佑跃跃欲试,但很快他发现此次任务艰巨且复杂:不仅要配合公司 BIM 中心完成基本的建模与深化工作,还要深入理解项目的图纸和公司BIM相关标准,并将深化内容准确对接业主单位与施工队伍。

面对重重挑战,高天佑没有退缩,而是默默下定决心:要尽快成长,为项目贡献力量。

安全谷项目作为公司第一个自主实施BIM 应用的项目,内部可借鉴的经验非常有限。推进过程中,高天佑常感到无从下手,只能把一些案例书籍与资料作为参考,常常在某个环节出现卡点,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更是家常便饭。在他的坚持下,终于逐步摸索出适合项目的BIM应用路径。

但他明白,BIM 设计应服务现场施工,要想用好这门技术,还得懂图纸、知标准、勘现场。为避免“图上谈兵”,高天佑深入施工一线,白天拿着平面布置图跑现场、熟悉施工工艺,晚上根据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三维建模。一段时间下来,他成了项目上晒得最黑的技术员,但却对现场的每一台设备、甚至每一处管线的走向都了如指掌,成为同事口中“行走的活地图”。

这位“行走的活地图”同时也是前方施工的“幕后大脑”。通过不断的试错与实践,高天佑带头总结出一套内部管线综合深化及出图流程。该流程在淮南寿县科技学校地库项目与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项目的机电中成功实践并落地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管线综合与出图效率,并为公司后续项目的BIM管综应用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标准化流程。

高天佑用实际行动证明,BIM 技术不只是建模,只有与施工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过关斩将 成功亮相省赛舞台

在项目BIM执行过程中,高天佑深刻认识到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他利用下班时间,研究国内外 BIM 相关规范、标准,深入挖掘BIM软件的高级功能。

2024 年 12 月,高天佑经过选拔,代表公司参加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的数字建造赛项,这是安徽省职业技能竞赛的一项重大赛事。

数字建造赛项要求在通用数据环境中使用计算机和BIM技术创建、编辑项目三维数字模型的技能,熟悉并能够应用相关的国家和国际 BIM 标准,根据业主要求创建数字模型,协调和更正模型,并将其可视化。

大赛赛程共10个小时,非常考验选手的耐心,内容涉及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多个专业,是对选手综合能力的全面考验。许多个备赛的夜晚,万籁俱寂,唯有高天佑窗前的灯光依旧倔强地亮着。谈起自己的参赛经历,高天佑说道:“每场比赛都称得上是‘神仙打架’,能取得一些成绩,也是靠着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精益求精、一次成优’是我理解的工匠精神。”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高天佑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以五个模块中四个模块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最终斩获数字建造赛项的金奖。

两年间,高天佑及其团队先后荣获多项荣誉、发明专利,他还发表了论文。一系列沉甸甸的奖项荣誉,都铭刻着他在BIM蓝海探索前行的每一个足迹。

探索不止 数字工匠的传承与创新

数字时代,信息技术飞快发展。高天佑在BIM 应用的技术上探索不止,并主动请缨,借助安全谷项目装配式深化的契机,深入研究基于Revit的Dynamo可视化编程方法,完成了可复用的装配式叠合板配筋程序,大大提高复杂异形构件建模能力。

2024 年,公司成立烟塔专班,研究建立冷却塔数字化施工平台,由于冷却塔建模复杂且构件数量庞大,手工建模通常需要耗费 1-2 周的时间。面对这一挑战,他运用 Dynamo可视化编程技术,对冷却塔进行建模拆分。通过编写 Dynamo 脚本,高天佑将冷却塔的建 模 时 间 成 功 缩 短 至 两天内,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便于其他项目冷却塔的复用,高天佑将该程序设置了用户界面(UI),并进行了打包处理。这样一来,其他项目在进行冷却塔建模时,只需输入相关参数,即可快速生成所需的模型,无需重复编写程序脚本,大大提高了模型的复用性和便捷性。同时,该程序也成功申请到了《基于Dynamo 的自动生成双曲线型冷却塔模型程序》软著证书,为公司的数字化技术储备提供了新成果。

心在一艺,其艺必工。高天佑在岗位中不断磨炼,在实践中传承创新,在虚拟与现实的交 融 间 ,练 就BIM 应用的卓越功夫,绘就城市未来图景。(秦琳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