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4-0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不断推动我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摘要:本报讯4月1日上午,全省工会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专题培训暨宿州市委党校主体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扎实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工会工作”专题

  • 2024年安徽省减税降费退税980亿元

    摘要:本报讯今年4月是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主题是“税收·法治·公平”。4月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省税务部门积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尊法守法,切实增强合规经营、诚信纳税意识,构建良好法治遵从

  • 小小无人机绘就春耕新“丰”景

    摘要:春耕时节的淮北平原,一望无际的麦田翻涌着翠绿的波浪。日前,在阜阳界首市大董村,一年一度的春耕正热火朝天地开展着。与传统的农耕场景不同,这里的田间地头少了弯腰劳作的农户,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腾空而起的农业

  • 江淮运河复航

    摘要:4月1日上午,货运船舶在江淮运河桐城市孔城段水域有序航行。据了解,为降低航运对菜子湖湿地及候鸟生存环境的影响,江淮运河菜子湖航线在每年的11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为禁止通航时间段。根据安徽省交通运输

  • 摘要:休刊启事因清明节放假,本报4月4日休刊,7日正常出报。本报编辑部

  • 合肥市蓝天救援队赴缅甸震区开展救援

    摘要:本报讯记者从合肥市蓝天救援队获悉,该队作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在接到应急管理部通知后,经向省应急管理厅、合肥市应急管理局报备,统一在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的指挥调度下,组织首批8名专业救援队

  • 安徽工会“好网民”优秀作品获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殊荣

    摘要:本报讯近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评选结果揭晓,安徽省总工会推荐的“好网民”优秀摄影作品《云端》从全国众多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获评“网络正能量图片”奖项,在网络空间唱响职工好声音

  • 2025年安徽省“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举行

    摘要:本报讯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文明风尚。4月2日,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2025年安徽省“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文化活动在金寨县举行。活动突出缅怀英烈、移风易俗、文明实践等主题,通过七大板块系列活动,吸引逾千名

  • 2024年我国个人征信机构提供各类征信服务超700亿次

    摘要: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任咏梅2日介绍,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一直坚持“政府+市场”双轮驱动模式,大力发展多层次征信市场。2024年个人征信机构提供信用评分、信用画像、反欺诈等各类征信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小无人机绘就春耕新“丰”景

   期次:第8550期   

春耕时节的淮北平原,一望无际的麦田翻涌着翠绿的波浪。日前,在阜阳界首市大董村,一年一度的春耕正热火朝天地开展着。与传统的农耕场景不同,这里的田间地头少了弯腰劳作的农户,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腾空而起的农业无人机,它们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精准地喷洒农药,成为这片土地上最亮眼的“新农人”。

早晨 7 时许,无人机“飞手”庞红玉早早地来到田边,熟练地调试着一台农业无人机,今天他要为村里种粮大户的麦田喷洒农药。安装启动、检查机身、设定范围、规划路线、加注药水,一切准备就绪后,庞红玉按下操控杆,伴随着螺旋桨的嗡鸣声,无人机缓缓升空,按照预设的航线在麦田上空灵巧地飞行,细密的农药均匀地洒入农田,不到 20 分钟,几十亩麦田已完成了农药喷洒。看着无人机喷洒的高效率,一旁围观的村民纷纷感慨道:“以前都是自己背着药桶打农药,不仅药打不均匀,一天还只能打一小片,而且还有农药中毒的风险,现在好了,无人机一会儿就打完了,效率又高又安全!”

“我这个植保无人机罐体中可储备 100 斤农药,单次喷洒面积达 25 亩,相比传统人工作业方式,植保无人机喷洒得更加均匀,有效避免了漏喷和重喷,效率更高,防治效果也更好。”庞红玉向记者介绍道。今年是他用无人机助力春耕的第二年,作为村里首批无人机“飞手”,2023年他得知村供销社有招募无人机“飞手”的计划,便第一个报名。“当时想着开无人机特别酷,不仅助力农业还能自己增收,就很想试一下。”从最初的“门外汉”到如今的专业“飞手”,他的经历是大董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春天的小麦到秋天的玉米,我每年都要给村里和周边的农户飞防喷药几万亩,每年增收3万多元呢。”庞红玉自豪地说。

村供销社负责人董金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村供销社借助农业大托管项目,大规模利用无人机进行飞防,以100亩小麦为例,往年打农药需要4到6人,算上农药消耗,总成本约850元,而如今使用无人机仅需一人,用药成本仅70元左右,总成本约300元,比以前省了一大半呢。”

无人机不仅能打药,还能施肥、除雪等等,为农业提质增效的同时也改变了大董村的农业模式。省总工会选派干部、大董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方潇介绍道:“培育无人机飞手是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目前大董村已实现农用无人机覆盖率 90%以上,可以完成施肥、打药、巡田等多种植保工作。农业大托管使农业无人机、旋耕机、插秧机等多种新型农机的使用率大幅增长,农户耕作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作业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时更加安全,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

春风阵阵,无人机的嗡鸣声与麦浪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科技兴农的动人乐章。

(本报记者 何雪菲 见习记者 汪燕 李梦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