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4-0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买药认准“追溯码”扫码“验货”防踩坑

    摘要:药品追溯码是药品的唯一“电子身份证”。一盒药品的追溯码,只应有一次被扫码销售的记录,若重复出现多次,就存在假药、回流药或药品被串换销售的可能。此前,国家医保局已明确2025年全面推进“码上”严监管。“

  • 我省基本医保与“安徽惠民保”实现省内就医同步结算

    摘要:4月1日上午,马鞍山市居民廖某某登录“安徽惠民保”理赔系统,点击同意授权,系统同步直接为其办理了此前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承担医药费用的理赔,共计理赔了6210元。去年11月,他在参加基本医保的同时,还购

  • 图片新闻

    摘要:4月3日,马鞍山市含山县公安局组织民警来到含山县烈士陵园纪念碑前,开展“清明祭革命英烈”活动,通过向纪念碑敬献花篮、集体默哀、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深切缅怀革命英烈。冯善军/摄

  • 图片新闻

    摘要:4月3日,拥军志愿者在亳州市谯城区芦庙镇的皖北烈士陵园聆听英烈故事。清明前夕,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亳州市拥军协会等单位举行清明祭英烈活动,缅怀先烈,寄托哀思。刘勤利/摄

  • 强保护优展示活利用

    摘要:宫城环境整治项目现场,工人们小心翼翼地铺设地砖;明中都考古工作站内,考古发掘人员正在绘制各类遗物的平剖图……在滁州市凤阳县城正中的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除了前来观赏打卡的八方游客外,还有奔波

  • 事关安全生产!七部门出手升级安责险保障力度

    摘要:新华社电将生产安全事故每人死亡伤残责任全国最低保障限额由30万元提升至40万元,覆盖全体从业人员、保险金额实行同一标准……安责险保障力度再升级。应急管理部、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等七部门4月2日对外发布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保护优展示活利用

——安徽多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运营观察

   期次:第8551期   

宫城环境整治项目现场,工人们小心翼翼地铺设地砖;明中都考古工作站内,考古发掘人员正在绘制各类遗物的平剖图……在滁州市凤阳县城正中的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除了前来观赏打卡的八方游客外,还有奔波在考古遗址研究阐释、保护利用路上的人。

“截至目前,明中都遗址的发掘面积约 1.6 万平方米。”在明中都考古工作站内,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明中都遗址考古发掘领队王志介绍,通过发掘揭示出明中都城内各组单体建筑的布局、结构和建造工艺,推进了对明中都的全面认识和深入研究。

2022年,明中都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王志看来,考古发掘不断证实明中都是在我国古代都城史上起到重要承前启后作用的一座都城,其展现的都城制度是近古以来我国都城制度演变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深入挖掘明中都的遗址价值、讲好明中都故事,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做好保护利用文章,是安徽省各地稳步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运营的重要内容。“我们近年来以文物保护展示、非遗传承利用等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明中都保护利用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副主任王艳说,截至 2024年底,共谋划文物保护利用项目 19 个,已完成南城墙、东华门、午门等12个文物保护展示工程。

强化展示利用,揭示文化内涵,让文物“活”起来。在位于芜湖市繁昌窑考古遗址公园的繁昌窑遗迹展示馆里,相关古遗址原状保护展示设施真实震撼,让游客近距离看到1号窑、2号窑的全貌,了解投柴孔、倒塌窑墙、泥池遗迹背后的历史。

“作为南方常见的平焰龙窑,1 号窑是繁昌窑从创烧到废弃全过程的代表。”对于眼前 1 号窑的“前世今生”,芜湖市繁昌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汪发志如数家珍:窑炉头东尾西,依山顺势而上。窑床前缓后陡,窑炉现存操作间、火膛、窑室和窑门,除窑顶和窑尾外整个窑体保存较好。

长期关注繁昌窑遗址相关研究的汪发志告诉笔者,综合考古发掘相关情况来看,繁昌窑遗址是五代、北宋时期长江下游地区专烧青白瓷的重要窑场,发现龙窑 30 座至 40座。“在这里,你能领略繁昌窑青白瓷文化精髓及工艺成就,也能透过瓷器感受古人的生活美学。”

举办研学活动,研发文创产品,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安徽省各地考古遗址公园创新形式,让厚重的文化遗产以鲜活的方式走进生活。

在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一处距今约5800年到5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的中心聚落遗址。笔者走访了解到,位于遗址公园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预计将于今年 5 月开馆。这座以“玉”闻名的遗址公园近年来积极打造研学旅行基地,培养师资团队,开发文物修复、国宝守护人等课程,已接待大中小学生约 70 万人次,成为青少年了解悠久文明史的第二课堂。

“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凌家滩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还在‘文创+’上发力,先后创作策划旗袍秀、歌曲、凌家滩文物表情包、4D电影等,开发凌家滩系列文创产品60多种,目前正在策划沉浸式的数智体验产品。”凌家滩遗址管理处主任唐军说。

(姜刚 白斌)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