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居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地级市第 22位、三年前进 10 位,是长三角进位最快的城市;位列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第 34 位、三年前进10位;经济总量破5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超 4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800亿元。
这是芜湖的2024年。
在长江滋养下,芜湖既有“硬核理工男”的创新创造力,又具有奔腾向未来的活力,还有开放轻快的文化调性,带着这些气质,芜湖乘“新”又起飞,向着创新之城、智算之城、智造之城的目标稳步前行。
创新之城:让“车”飞起来
要说芜湖,就离不开车、离不开奇瑞。1999年,第一辆奇瑞轿车在芜湖下线。2024年,这家车企销售汽车超过260万辆,同比增长 38.4%;出口汽车超过 114.5 万辆,同比增长 21.4%,连续 22 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跻身世界500强。
创业于“小草房”,奇瑞从拆解研究国外汽车发动机起步,在依靠外力还是自主创新之间,选择了艰难的自主创新之路。这也成为奇瑞不断发展壮大的成功密码。
面对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新赛道,奇瑞建立“瑶光实验室”与“开阳实验室”,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全球一流团队在芜湖形成创新共同体,构建一张飞行汽车、无人机等“未来交通”与智能汽车协同共进的智能出行生态网。
以奇瑞为“链主”,芜湖集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00多家,“孵化”3家上市公司。2024年,芜湖汽车产业全产业链实现营收5840.3亿元,同比增长31.4%;汽车产量占全省的46.2%,汽车出口量占全省近80%。
如果说汽车制造是“芜湖起飞”的地面强引擎,那么低空经济则是“芜湖起飞”的“空中”加速度。
位于芜湖市湾沚区的航空小镇,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总装线上,工人们正在调试一架双发轻型通用飞机。“通航飞机生产需要10万多个零部件,要经过几百道工序,幸好芜湖本地有十分完整的产业链。”公司副总经理张梁说。
早在2013年,芜湖以芜宣机场建设为契机,在湾沚区一片荒芜丘陵上前瞻规划航空“赛道”,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如今的航空小镇,已集聚航空新材料、无人机、发动机、螺旋桨、通用航电、航空部附件等产业链企业近 200 家,基本能实现不出园区可生产一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航飞机。
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DA42机型多年在国内同类型通用飞机中出货量稳居第一;安徽劲旋风螺旋桨年产量达10万支,畅销全球74 个国家和地区……当国产通航飞机从芜湖航空小镇起飞,俯瞰的不仅是壮阔长江,更是一个万亿级产业的未来。
造得出、飞得起、应用广。目前,芜湖集聚低空经济产业链规上企业 171 家;实体化运营芜湖低空智联中心、多域无人系统技术中心;更有10亿元安徽省低空经济产业基金为低空经济“加油”。政策支持下,2024 年,芜湖低空经济产业实现营收 463.8 亿元,同比增长15.95%。
智算之城:让“数”跑起来
DeepSeek-R1大模型在长三角枢纽芜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面投运;中国联通长三角(芜湖)智算中心即将开服;抖音火山引擎长三角算力中心一期上半年建成投运……今年以来,芜湖“中华数岛”传来一个又一个好消息。规划面积约 4600 亩,集聚华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科曙光等一批领军企业的“中华数岛”,是“东数西算”芜湖数据中心集群(下称“芜湖集群”)起步区的核心区。根据规划,芜湖集群将承接长三角地区约三分之一的算力需求。
截至今年3月,芜湖集群已签约项目41个,总投资超3000亿元,设计机架规模64万架,已建成标准机架8万架,形成智算规模3万P。
芜湖集群上线之前,东部乃至更广地区的数据要“跑”到上海没有“高速通道”,只能走“普通公路”。如今,随着芜湖集群等新一代算力基础设施的搭建,长三角乃至华东地区与日俱增的“热数据”处理需求得到了更好保障。
作为全国首批算力调度平台项目之一,平台集通算、智算、超算、量算“四合一”,上线近一年以来,已接入数据中心 28 家,智能算力规模1.6万P,上线算力产品1000 多款,算力交易额超2000万元。
智造之城:让机器人“活”起来
今年 3 月,一则企业更名公告引起制造业和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扎根芜湖 18 年的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从“装备”到“机器人”,一词之差,标志着这家国产机器人龙头企业从“设备供应商”向“智能生态构建者”转型,折射出芜湖从“制造之城”向“智造之城”进化的深层逻辑。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截至去年底,芜湖汇聚了3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2024 年,芜湖机器人产业产值突破 400 亿元,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七位。
埃夫特智能机器人公司副总裁郭磊磊介绍,埃夫特正着手规划人形机器人的市场化和产业化道路,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具身智能系统设计与控制联合实验室,让机器人具备复杂作业的知识表达、知识图谱和推理、知识积累和迁移等能力。
政策推动下,效应正在显现。酷哇机器人完成黄山景区2000米海拔悬崖救援任务,开创山岳救援新模式;中科感知机器人落地1600亩无人化农田,实现从播种到收割全程无人化作业……
2024年底,埃夫特的一项新计划获得批复:在芜湖新建一处机器人超级工厂暨全球总部项目,总投资近 19 亿元,预计未来年产能10万台。
在这座新的超级工厂,将采用智能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的模式。这一充满科幻感的画面,将向未来递出一张芜湖新“名片”。
(刘菁 马姝瑞 何曦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