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4-0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武王墩墓考古进入文物修复与研究阶段

    摘要:本报讯日前,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淮南武王墩一号墓入围终评项目名单。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宫希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武王墩一号墓的野外考古发掘工作已经结束。考古工作将一方

  • 墨浪逐淮河

    摘要:四月的淮水泛着粼粼波光,岸边垂柳新绿如烟。在蚌埠这座依水而生的城市里,七旬老者徐国友执起羊毫,笔锋在宣纸上逶迤游走,恍若千年前祖先在河畔写下第一个汉字时的庄重。墨香与水气氤氲交织,他的艺术人生,恰似脚

  • 专题片《逐光——走江淮学党史》播出

    摘要:本报讯4月3日,由省委党史研究院联合安徽广播电视台拍摄制作的专题片《逐光——走江淮学党史》登陆安徽卫视。安徽,党史事件众多、红色资源丰富。该片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安徽为轴线,从红色金寨到红色云岭、从

  • 2025肥西紫蓬山半程马拉松12日开跑

    摘要:本报讯2025肥西紫蓬山半程马拉松赛将于4月12日上午7:30在合肥肥西县紫蓬山景区广场鸣枪起跑,赛事总规模超6000人。环山生态赛道是本届赛事最大亮点之一。赛道沿4A景区紫蓬山环山路延展,将景区内的

  • 安庆小将胡凯射落世界杯金牌

    摘要:本报讯2025年射击世界杯阿根廷站于北京时间4月3日开赛,安庆籍射击运动员胡凯以244.7环的成绩,为中国队拿下男子10米气手枪金牌。前期举办的资格赛中,胡凯以排名第二的成绩晋级决赛,是唯一参加该项目

  • 马鞍山花山区文艺下基层

    摘要:4月4日,由马鞍山市花山区文旅体育局主办,花山区文化馆和花山区图书馆承办,马鞍山市弘慈公益艺术团、景城社区组织的“我们的节日·清明”送文艺下基层专场演出在印象汇马鞍山店上演。来自张琴朗诵队、英姿舞蹈队

  • 大山深处体育“热”

    摘要:本报讯“跑位、传球,好球、进了……”近日,安庆市岳西县古坊乡古坊村露天篮球场上,两男两女4位篮球爱好者在切磋球技。古坊乡平均海拔600米,属典型的山区乡镇,常住人口8000余人,一直以来文体活动比较活

  • 梨花风起正清明

    摘要:又是一年清明时。此时节,杨柳依依风拂面,莺飞蝶戏春意浓,好一派生机盎然之象。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仲春和暮春的交替。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唯一具有节气

放大 缩小 默认

墨浪逐淮河

——记徐国友的书画人生

   期次:第8552期   

四月的淮水泛着粼粼波光,岸边垂柳新绿如烟。在蚌埠这座依水而生的城市里,七旬老者徐国友执起羊毫,笔锋在宣纸上逶迤游走,恍若千年前祖先在河畔写下第一个汉字时的庄重。墨香与水气氤氲交织,他的艺术人生,恰似脚下这条奔流不息的淮河,在时代的褶皱里刻下深邃的印记。

长河浸润

徐家老宅的斑驳砖墙上,至今悬挂着褪色的“耕读传家”匾额。晚清秀才徐老太爷的吟哦声虽消散在岁月深处,却化作家族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国友八岁握笔时,父亲用卖粮钱换来的《庙堂碑》拓本,成了他窥见书法堂奥的窗棂。寒夜里,少年蜷缩在吱呀作响的竹椅上,就着微弱的油灯临摹碑帖。

“徐家子弟一定读书识文,不辱徐家门风。”长辈转述的祖训,如晨钟暮鼓敲击着少年的心。当同龄孩童在田埂上追逐蜻蜓时,他已在春联上写下“天增岁月人增寿”的稚嫩祝福。淮河涨水时节,浪涛拍岸的轰鸣里,总混着他悬腕练字的沙沙声——那是笔墨与流水共谱的成长协奏。

双“桅”并举

参加工作后,徐国友白天在工厂计量分毫,夜晚在斗室挥毫泼墨。当皖北书坛泰斗孙逸久的目光落在他临摹的《平复帖》上时,老人浑浊的眼里闪过惊雷:“此子笔下有汉简遗韵!”

拜师后的十年,他像苦行僧般浸淫书海。晨起研墨三百字,夜眠观帖至三更。章草在他笔下化作流动的淮河,时而如淝水之战的鼓角铮鸣,时而似采桑女曲的吴侬软语。1991 年省报整版报道惊动书坛:“徐氏章草,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篆隶风神融于一炉。”

知天命之年,他忽作惊人之举——叩拜花鸟画大师谷宝玉门下。这位曾以书法名世的艺术家,竟要从零开始研习丹青。“书画同源,如淮水入海。”他指着 案 头 的《八 大 山 人 画 谱》笑道。当《宾虹论画》中的“以书入画”理论,遇上他胸中奔腾的墨浪,写意花鸟顿成新境:苍鹰的翎毛带着章草的飞白,红梅的枝干藏着隶书的波磔,题苏词则流美如曲水,书己诗则跌宕似惊涛。

永不停歇

国家博物馆收藏证书上的烫金文字,记录着1998 年北京画展的盛况。启功先生“五十墨,七十韵,此人必大成”的题词,被他挂在淮河边的画室,与童年临摹的《石门颂》遥相呼应。乡亲们仍习惯称他“淮上一支笔”,而他早已从单纯的书法家,蜕变成诗书画印兼通的通才。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他总爱站在淮河大堤上沉思。浪涛依旧唱着千年未变的歌谣,而他笔下的长河,正向着更辽阔的艺术海洋奔涌。案头未干的《淮河赋》墨迹淋漓,窗外春色正浓,新的创作已在酝酿——这次,他要将整条淮河收诸笔底,绘成当代文人画的长卷。

暮色渐浓,画室内墨香愈醇。徐国友蘸饱浓墨,在丈二尺的宣纸上挥毫泼墨。笔锋起落间,但见淮水滔滔,浪卷千帆,那正是他永不停歇的艺术人生。

(李群)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