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皖东地区春耕生产关键期,各类农机下地各尽其能,大显身手。天长市16个镇(街道)立足当前农业生产实际,全力组织开展农机装备战前检修保养,为春耕机械化生产再上一层“保险”。
在该市石梁镇陆营村天长市开峰农事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机房里,农机具的零部件有序地摆放一地,维修师正忙着拆卸、组装机具,为“冬眠”数月的农机具进行全面“体检”,确保每台农机都能以最佳的“身体”状态、精神抖擞地投入春耕大生产。
“我们合作社拥有数字化植保无人机、大型拖拉机、收割机、高速插秧机等农机具 70 多台套,建有 1000 平方米农机大院、大型育秧工厂各 1 座,建立了‘合作社+种植大户+普通农户’农事社会化服务机制,不仅提升了农机利用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为春耕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开峰农事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开峰对笔者说,合作社为附近种植户提供“全链式”农事服务3万亩、“点单式”服务7.58万亩,该社今年新增流转自种耕地 500 亩、新增农事服务面积5.8万亩,并更新了25台现代化大型机械,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在天长市芦龙农事专业合作社的农机大院内,插秧机、烘干机、收割机等各类大型农机具整齐摆放。技术人员正动作熟练地进行发动机清理、设备调试等工作。合作社理事长刘明文告诉笔者,他们合作社借助智能化农机新装备和现代化管理新技术,整合了周边的芦龙、王乔、雷庄、林庄和陶庄7个村(社区)的零散农田6万多亩,实现规模化、机械化农事托管服务。
“我市不仅民营工业经济发达,而且还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县,素有‘江淮粮仓’之称,农业基础条件厚实,已建成配套完备的高标准农田 98.5 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 86.7%,适合农业机械化种植,现代化农机设备广泛应用于田间地头。”天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邵春林介绍,近年来,该市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2024年,天长市农业机械化率达 90%以上,全市耕种收储综合机 械 化 水 平 达 94.69% ,全 市 农 机 总 动 力 达1322378 千瓦,其中拖拉机 73821 台、联合收割机 15147 台、插秧机 13279 台、谷物烘干机 560台,全市农机服务组织151个。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新购置农机具 1.48 万台套,粮食产量稳定增长,2024 年产量 88.21 万吨,粮食生产已实现二十一连丰,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6万元。
(赵荣俊 张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