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茨淮新河灌区多晴少雨。上桥水文站实测降雨量仅76.5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少七成,其中2月份降雨量仅 0.5 毫米,4 月份降雨量为 19 毫米,灌区旱情较为严重。省茨淮新河工程管理局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主动应对、全力做好抗旱保供保灌工作。
加强信息共享,科学研判水雨情。完善会商研判、协调联动等机制,强化雨情、水情、墒情和蓄水监测分析、研判,加强与茨淮新河灌区各县区沟通,及时掌握灌区旱情发展,适时共享上下游水位等信息,为灌区抗旱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精细计划调配,科学利用水资源。根据茨淮新河灌区不同区域的种植结构、土壤墒情以及作物需水规律,科学制定年度用水计划,依托“茨淮新河灌区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实时监测灌区沿河泵站、水闸运行状态、取水情况等,要求县区各相关单位统筹做好蓄水保水工作,动态调控、有效利用水资源。提前安排,科学调度水工程。及早组织开展工程维护保养、设备检测和隐患排查,完善抗旱方案预案,夯实抗旱基础工作;根据旱情发展实际,强化工程科学调度,组织运行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全力保障灌溉用水。截至目前,累计调度上桥抽水站开机运行 1249 台时,提水约9759万立方米,为灌区居民生活和农业灌溉提供了宝贵水源。
进入汛期,省茨淮新河工程管理局将严格按照省水利厅相关要求,进一步强化组织协调和统筹调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雨情、水情、旱情、汛情、工情,坚持蓄引提调并举,全力保障城乡居民和农业灌溉用水。(水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