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5-0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匠心筑梦启新程服务赋能谱华章

    摘要:芜湖市总工会自1950年成立以来,始终以职工为中心,坚持服务大局、深化改革创新,在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维权服务、基层建设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市总工会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主线,以助力新质

放大 缩小 默认

匠心筑梦启新程服务赋能谱华章

——写在芜湖市总工会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状”之际

   期次:第8574期   

芜湖市总工会自 1950 年成立以来,始终以职工为中心,坚持服务大局、深化改革创新,在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维权服务、基层建设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市总工会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主线,以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为抓手,打造多项全国领先的创新品牌,获评“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等荣誉。2024年,芜湖市总工会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引领,以“十四五”规划为蓝图,在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紧扣全总“559”部署与省总“42101”任务,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在思想引领、服务大局、维权保障、基层建设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全年获市委主要领导3次批示肯定、17 次省级以上经验推广,工会工作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党建引领聚合力:思想铸魂强根基

红色教育激活力。芜湖市总工会始终将思想政治引领作为首要任务,创新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宣教体系。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四个结合”主题宣讲 513 场次,组织“中国梦·劳动美”系列活动 835 场次,推动劳模工匠“六进”宣讲 186 场次,覆盖职工群众超 10 万人次,打造“青春对话劳模”“劳模工匠进校园”品牌,获评全总“最佳传播案例”。

文体赋能展风采。在庆祝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之际,工会首次于神山公园莲心舞台举办全市职工文艺汇演,市委、人大、政协及省总工会领导出席,职工参与热情高涨。同时,组队参加安徽省第五届职工运动会,斩获团体总分(甲组)二等奖,创历史最佳战绩。依托芜湖市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工会推出“青春对话劳模”“劳模工匠进校园”等品牌活动,其中“劳模工匠进校园”案例获评全国最佳传播案例,为职工思想教育注入鲜活力量。

服务大局显担当:赋能产业新突破

竞赛搭台促发展。去年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 4800 余场,175 名个人、57 个集体获市级以上“五一”劳动奖。承办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城市汽车装调工技能竞赛,吸引沪苏浙皖 24 支队伍竞技,助力芜湖汽车产业迈向高端。托育技能竞赛选手代表安徽摘得全国桂冠,实现历史突破。

产改创新育动能。在全省率先制定工会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三年行动计划,以育“新”提能培养、聚“新”建功引领、助“新”成长强基、惠“新”发展保障、暖“新”服务关爱等“五项行动”为抓手,打造了工会围绕中心助力赋能的新场景、新作为。研究制定《芜湖工匠人才培育工程规划》,隆重发布10名首届芜湖大工匠,2人入选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在全省首家挂牌成立人工智能工匠学院,聚焦重点产业建成 2 个省级、9 个市级以及 4 个县级工匠学院,全年开展技能培训班149期,培训职工3万余人,帮助6000余名职工提升技能等级。《工人日报》头版报道芜湖市打造工匠学院、培养工匠人才相关做法。

科创引领强引擎。深化“跟着劳模去创新”行动,促成劳模工匠“师带徒”1255 对。连续 12 年召开大企业工会工作联系会,新芜开发区产改经验全国推广。奇瑞公司“三全一体”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获评全省“十大优秀实践经验”,科技赋能职工关怀迈入新阶段。

暖心服务创品牌:职工福祉再升级

精准帮扶惠民生。推行“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一体化维权模式,实现“一府两院”联席会议制度全覆盖,全面推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专项行动,“春季要约”活动签订集体合同2706余份、覆盖职工38万人。建立困难职工动态监测机制,全年帮扶困难职工 448 人次、发放救助金 379.19 万元;金秋助学 492 人次;为 6500 余名新入会新业态劳动者赠送意外伤害互助保障;为 4537 名新业态劳动者和农民工实施免费体检,连续21年开展困难职工“爱心年夜饭”活动。建成24小时智能化工会驿站78家,累计服务超 150 万余人次。举办工会就业援助线上线下招聘会 239场,实现稳定就业1.08万人。新建工会爱心托管班10个,常态化组织“公益培训班”,惠及职工1万余人。

品质生活树标杆。创新推出“山水芜湖幸福微养”微疗养品牌,设计30条精品路线,组织3114名职工体验短途疗养,获市委书记批示肯定。开展送文化进基层活动100场以上,各县级工会同步举办相应活动,结合季节特色推出采茶踏青、登山赏秋等春秋游主题活动,融入疗休养推介和职工联谊,让游玩更有趣。同时,芜湖市总将发放 500 万元以上工会消费券,覆盖日用消费品、文旅、农产品等民生领域,带动职工积极消费。建成24小时智能化工会驿站78家,新增全总、省级“最美驿站”128 家,累计服务超 150 万人次,获评“全省工会驿站建设先进集体”。推动30余家企业(园区)开展职工生活幸福型企业标准化建设,打造40余家“皖美职工食堂”。全省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工作座谈会在芜召开,市总工会参加长三角地区职工品质生活年度分享会并作交流发言,与浦东新区、无锡市、湖州市共同发出推进“三个一批”职工品质生活体系建设的行动倡议,芜湖工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经验做法被广泛推广。

婚恋服务暖人心。打造“皖工鹊桥”常态化联谊模式,形成每月定期“示范场”、重要节日“主题场”、嵌入文旅“特色场”、助企发展“上门场”的常态化工作模式,全年开展联谊交友 47 场次,参与职工 4720 人次。近年来为 3 万青年牵线搭桥,促成牵手3000余对,塑造了工会婚恋“芜”优暖心实事的靓丽品牌。市委和省总领导对活动高度重视,三次亲临现场指导。

改革创新激活力:基层治理提质效

数智赋能强基础。全年新建工会组织380个,新增工会会员34145人,新增农民工会员13131人。全市乡镇(街道)、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成立总工会全覆盖、村(社区)成立工会组织全覆盖。推动社会组织新建工会 42 家,非公企业工会组织覆盖率达88.2%,新就业形态领域头部平台企业分支机构、关联企业建会率100%。深入实施大抓基层三年行动,分层分类制定标准化建设管理办法,健全完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管理办法和薪酬体系。开展数字赋能基层“五个一”活动,市总微信公众号获全省“互联网+工会普惠”十佳平台。开展“一县一品”培育活动,推动基层工会工作创新发展。4家单位获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小家),2人获评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全市已建立企事业工会职代会(职工大会)、厂务公开建制率保持在91%以上。2家单位荣获“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着力推动工会数智化建设,开展数字赋能基层“五个一”活动,积极参与“好网民”主题活动,20件作品(案例)在全总、省总评选中获得奖项,市总微信公众号获全省“互联网+工会普惠”十佳平台,1 家企业获全省“AI+场景应用”创新实践实效十佳案例。

标准引领促规范。推动30余家企业开展职工生活幸福型标准化建设,打造“皖美职工食堂”40家。在全省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工作座谈会上,芜湖经验被列为长三角示范样本。创新案例培育成果丰硕,3 篇入选全国优秀,30 篇获省总推广,“1+9+N”工匠学院体系案例获评全省“十大创新案例”。

廉洁队伍铸铁军。修订财务管理制度,严控采购、资金等重点领域风险。实施工会干部本领锤炼工程,全年举办培训班38期,培训2480 人次,开展“当一周工人”蹲点活动,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全市税务代收总额首破亿元,经审工作蝉联全省特等奖。

从思想铸魂到产业赋能,从暖心服务到基层革新,芜湖市总工会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书写了新时代工会工作的壮丽篇章。未来,芜湖市总工会将锚定“全省一流、长三角争先、全国有位”目标,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奋力谱写工运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凝聚职工磅礴力量!(文/李林克 摄影/沈锐)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