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的刘小敏被省总工会评为“安徽省金牌职工”。
这个称号的背后,是刘小敏多年来对目标的坚守、对卓越的追求。作为公司制造物流处的 CPS 体系资深工程师,她负责制定公司改善管理程序及指标,并对各单位改善工作进行检查、评价,整体推进公司改善工作。她说:“生产线上的每颗螺丝都是会说话的精灵,而我要做的,就是听懂这些金属‘心跳’里的不和谐音符。”
生产线上的“问题猎手”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车间时,一个娇小而坚毅的身影已穿梭于其中。扎着利落马尾辫的刘小敏,目光如炬地扫过每一道工序,仿佛一台精密的扫描仪。
“这个标准需要改进。”她在笔记本上快速勾画着解决方案,笔尖与纸面摩擦的沙沙声奏响了一曲乐章。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刘小敏每年识别上百个问题,并因此成为生产线上的“问题猎手”。
今年1月,一个寒冷的冬日,刘小敏从焊装车间开展体系健康度检查后回到办公室,没一会儿,她猛地站起身说道:“不对!”直觉让她突然意识到,工艺参数可能存在致命错误。来不及披上外套,她已飞奔回车间,与工艺工程师反复核对。当最终确认是标准范围值录入错误时,她长舒一口气,额头的汗珠在灯光下闪闪发光。从此,“毫米姐”的称号在车间里传开。
点燃团队智慧的“火种”
“提出改善建议是每位职工的权利,大家要运用好这项权利。”刘小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温暖,构建了一套充满人情味的改善建议激励机制:为每个创意都争取丰厚回报。
“仅2024 年,我们团队就提出10533 条改善建议,创造效益4884.5万元,并将枯燥的工具培训变成生活化训练,为86名新任班长赋能OC、IE工具。”刘小敏回忆道,当她收到团队成员发来的“刘老师,我获得了一万元的合理化建议贡献奖金”这一消息时,她的眼角泛起了欣慰的泪光,“那一刻,我仿佛能够看到更多改善建议的种子正在萌芽。”
同时,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刘小敏兼具系统工程师的严谨、生产运营者的务实、精益体系专家的敏锐。为了更好地管理公司426份程序文件和362本作业指导书,她毅然扛起数字化转型的大旗。2024年,她带领CPS团队开发5套数字化系统,用代码重构精益体系管理的未来。
此外,作为企业内训师,刘小敏打造的不仅是课程,还是一条人才成长的高速路:编撰《C教练说体系手册》,其中36期课程成为长安汽车各基地的“培训宝典”;培养21 名能够独当一面的精益体系骨干;通过“龙课堂”“改善分享会”等活动,让精益体系文化深入人心。
荣誉背后的信念
刘小敏的女儿曾在作文里骄傲地写道:“我的妈妈是魔术师,她既能变出厉害的思维导图,又能变出世界上最好看的麻花辫。”的确,多年来,从孤军奋战到带领团队成员勇往直前,刘小敏用工匠的执着雕琢每个细节,用师者的情怀点亮他人梦想。
当被问及取得成绩的秘诀时,她轻抚胸前的党员徽章,目光温柔而坚定地说:“对待工作,要像母亲对待孩子般用心,再微小的进步都值得全力以赴。”
“未来,我将继续以柔肩担重任、用匠心写传奇,努力在钢铁与数据交织的工业丛林里,绽放最动人的巾帼芳华。”刘小敏说。(陈红 薛瑞 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