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风,裹挟着槐花的馥郁甜香,轻拂而过。我站在医院门口,静静凝望 。姐姐身着崭新的白大褂 ,从 门 内 款 款 走出。阳光透过枝叶的罅隙,在她身上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那白大褂在光晕中愈发耀眼,此刻的姐姐,宛如从画册中走出的白衣天使,圣洁而美好。
犹记得姐姐考上卫校的那一天,她紧紧抱着录取通知书,那小心翼翼的模样,仿佛捧着世间最璀璨的星星。自那以后,姐姐身着白大褂的身影,便常常闯入我的梦境。梦中,她身姿轻盈,在病房的各个角落穿梭,宛如守护生命的精灵,真的化作了天使模样。“以后我也要穿上这样的白大褂。”我仰起脸,满心憧憬地对姐姐说道。姐姐温柔地笑着,轻轻揉了揉我的头发。这份憧憬,在我填报高考志愿时,化作坚定的力量,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护理专业。
然而,真正踏入护理课堂,我才真切体会到这份职业背后的沉重分量。第一次解剖实验课,福尔马林刺鼻的气味如汹涌的潮水,瞬间将我淹没。我双手颤抖着握住镊子,眼睛始终不敢直视面前的标本,每一次操作都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而练习静脉穿刺的日子,更是煎熬难耐。同学们互相在对方手臂上扎针,一段时间后,每个人的手臂上都布满了密密麻麻、青紫交错的针眼。夜晚,疼痛如影随形,我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有一次,我不小心扎偏了位置,看着同学手臂上高高肿起的大包,愧疚的泪水瞬间夺眶而出。但每当想起姐姐在信中写的那句“疼过的地方,都会长出翅膀”,我便又咬紧牙关,重新拿起针管,继续练习。
实习的第一天,我被分配到了儿科。刚走进病房,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啼哭声便如涨潮的海浪,一拨接一拨,将我紧紧包围。一个小男孩哭闹得格外厉害,死活不肯打针,他的母亲急得直掉眼泪。我蹲下身,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卡通创可贴,递到小男孩面前,轻声说:“你看,这是勇敢小朋友的勋章哦。”小男孩眨着满是泪花的眼睛,疑惑地问道:“真的吗?”我坚定地点点头,然后趁他不注意,迅速完成了注射。当小男孩发现“原来不怎么疼”时,破涕为笑,那纯真的笑容,让我仿佛看到了当初那个对打针充满恐惧却又渴望勇敢的自己。
毕业后,当我第一次穿上护士服的那一刻,仿佛有一种神圣的力量在身上加冕。在儿科病房,我学会了用五彩斑斓的贴纸分散小患者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治疗。
第一次独立当班,我遇到了一个发高烧的小女孩。她像一只受伤的小猫,蜷缩在妈妈的怀里,脸蛋烧得通红。当她看到我拿着输液器走近,突然“哇”地一声大哭。我嘴上说着“姐姐轻一点,就像蚊子叮一下”,可自己的手心却早已满是汗水。当针头缓缓刺入她手背那细小的血管时,她抽噎着问:“好了吗?”我轻轻为她固定好胶布,轻声说道:“宝贝真勇敢。”从那以后,每次上班,我都会提前准备好小贴纸、糖果,用最轻柔、最温暖的语气哄着孩子们。
望着走廊上同事们匆匆忙忙的身影,我忽然明白:身上这件洁白的制服,承载着对生命的庄重承诺,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又是一年五月,窗外的串串槐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一群身着白裙的少女,翩翩起舞。我整理好护士帽,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下一个病房。这份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默默坚守与温柔付出。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温暖瞬间,让这件白大褂真正拥有了天使的温度,也让每一个身着白衣的我们,成为了患者心中最温暖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