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5-2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做精品电缆塑百年国电

    摘要:在无为市电缆行业有这样一位领军人物,他有着丰富的电缆销售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他带领公司实施一系列战略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了企业在行业中的市场地位

  • 党建领航展担当赋能发展谱新篇

    摘要:安徽交控集团合安高速公路管理中心辖管安徽境内近400公里路段,横跨合肥、铜陵、安庆等多个地市,是贯通皖中与皖西南的交通大动脉。作为安徽省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安中心始终以“服务区域发展、赋能美好生

  • 架起服务桥梁解决急难愁盼

    摘要:五月的江淮大地,沐浴和风暖阳。在刚刚表彰的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状榜单中,安徽省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服务中心榜上有名,这是该单位近年来荣获一系列荣誉之后,近期斩获的又一殊荣。一个服务群众、奋发向上的战斗集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架起服务桥梁解决急难愁盼

——来自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安徽省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服务中心的最新报道

   期次:第8581期   

五月的江淮大地,沐浴和风暖阳。在刚刚表彰的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状榜单中,安徽省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服务中心榜上有名,这是该单位近年来荣获一系列荣誉之后,近期斩获的又一殊荣。

一个服务群众、奋发向上的战斗集体,始终会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近年来,省政务热线中心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狠抓办理质效,努力将群众“小百分比”的急难愁盼办到“百分之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省 12345 热线共办理各类诉求 1569.8 万件,群众满意率保持在 99%以上,我省在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第三方测评中位居前列,获评优秀等次(A+和 A)的市级热线数量全国第一。

上 构建诉求办理工作体系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群众诉求办理工作,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要求强化市民热线等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主要领导对建立健全群众诉求即收即办机制、办好12345热线多次作出指示、提出要求。省政府机关党组多次听取热线工作汇报,专题研究渠道整合、机制建设、质效提升等重点工作。各市普遍实行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接听和调度热线工作机制,承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批办群众诉求,纪检监察、组织、社工、督查等部门推动重难点诉求办理,热线工作机构强化协调服务,构建起省级统筹、分级负责、左右协同、高效联动的工作体系,形成以上率下、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题共答的工作格局。

决 提升诉求办理质效

整合拓展群众诉求反映渠道,“打得通”迈上新台阶。分散在不同部门的34条热线整合为12345一个号码,上线“安徽12345”小程序,14个网络渠道并入12345一个平台,为群众提供7×24小时、从“耳畔”到“指尖”的服务,电话接通率保持在99%以上,网络渠道实现随手拍、随时诉。

高效解答政策咨询,“答得准”成为新常态。建立“群众出题、部门做题”机制,推动热线知识库动态更新,实行热点领域专家坐班,开展第三方通话,96.5%的群众咨询和全部诉求的70%实现在线解答。

优化运行机制,“办得好”取得新成效。出台诉求办理闭环工作规则,实行“群众点单、政府接单、督查跟单、办结销单”清单化闭环式办理,形成接听、解答、转办、承办、审核、反馈、评价及监督等全环节工作标准。各地各承办单位建立健全“一般问题属地办理、突出问题提级办理、复杂问题部门协同办理、重大问题领导领衔办理”的诉求办理机制,明确机构和人员,强化工作保障,依法依规和用心用情用力相结合,推动合理诉求解决到位。热线工作机构加强协调,强化审核,办理质量不高、未正面回应群众诉求的进行重办,强化跟踪问效,建立承诺解决事项台账,及时开展跟踪回访,避免“把回复了当成解决了”,推动诉求从“程序性办结”向“实质性解决”转变。

识 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三地一区”建设,梳理企业和群众在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诉求,协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强化12345热线“营商环境监督分线”建设,创新应用专线接入、专席接听、专员服务、专项分类、专门办理、专人督办“六专服务机制”,推动企业咨询诉求“一次性答复”、求助诉求“一揽子解决”,2024年为市场主体解决诉求33.7 万件。召开 2024 年长三角地区 12345 热线工作座谈会,就话务互接互转、数据互联互通、知识库共用共享等事项达成合作共识,携手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服务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强化数据赋能,从民生“大数据”中寻找治理“小切口”,探寻源头堵点、总结共性规律、破解根本症结。通过对普遍性诉求的研究分析,向省有关部门推送社保、燃气、农村饮用水等领域诉求数据,发出工作提示函,开展联合调研,推动由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由满足“一个人”向满足“一群人”转变,在一“呼”一“应”中溯根源、查弱项、补短板、建制度。

服务基层减负。坚持并完善二次不满意件集体评审机制,承办单位对充分履职后群众仍不满意的事项提出申请,热线组织集中研判,不片面追求满意率,引导承办单位依法依规解决群众诉求。加强群众诉求的分析研判,积极探索建立重复诉求和不合理诉求处置规范。

力 建设专业化队伍

加强培训。坚持以赛促学、以学促干,每年开展集中培训。2024 年,在淮北市举办全省 12345 热线工作培训班,培训全省各级热线负责同志、办理人员120余人;在铜陵市举办全省12345热线话务员培训班,安排专家围绕热线的治理创新、舆情应对、技能提升、心理调节等进行深入讲解,培训全省 12345 话务骨干 80 余人;与省总工会联合举办全省12345话务员岗位练兵活动,2161名话务员参加技能竞赛,评选表彰优秀话务员 48 名。全省热线举办培训493场次、岗位练兵活动881次,热线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强化交流。召开热线工作座谈会,开展调研,集思广益谋划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热线和怎样建设热线。印发年度工作要点,扎实推动机制建设、平台建设、知识库建设等重点工作。完善质效评估指标,探索激励机制,通过工作会议、编印简报和优秀案例等方式,引导办理单位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热线架起“暖心桥”。2024年4月,李女士深夜致电安徽省12345热线咨询公积金提取业务,工号2082话务员耐心解答办理流程。察觉李女士声音哽咽,话务员主动关怀询问,得知其父亲刚离世后,一面指导准备材料,一面温言开导近20分钟。李女士专程致电致谢,并送上“热情高效为民解忧”锦旗,感动回忆道:“那晚你们既解答了政策疑惑,更给了我精神支撑,像家人般陪我熬过最艰难时刻。”这是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持续深化爱心服务的缩影,也是热线在新时代服务民生工作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荣誉是对过去的肯定,永不止步的“热线人”不会就此放慢前进的步伐。正如省政务热线中心负责人所言:“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状,只是我们工作的新起点。以后的责任更大,要求更高。”站在新的起点,省政务热线中心继续强化热线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持续加强诉求办理、知识库建设、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打造全省12345热线统一平台,探索热线智能化应用,进一步提高热线服务质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贡献热线力量。(文/赵学民 图/郑学娟)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