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一路行驶,不多久就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井楠村,只见鳞次栉比的农家民宿、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阡陌纵横的高标准农田……一幅幅和美乡村画卷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让人心旷神怡。同时,井楠村依托茶旅融合,带动了村集体和村民“双丰收”。近年来,滁州市南谯区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大力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努力让乡村变“景区”,成为更多人的“诗与远方”,绘就出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
滁州市南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只是安徽省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着力做大乡村旅游规模、做精产品、做足特色、做响品牌,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当前,江淮大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具有农业、文化、旅游多重资源禀赋优势的安徽结合实际,走出了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道路。近年来,安徽各地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深入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大力发展都市型、特色型、体验型、生态型乡村休闲旅游新产业新业态,着力写好农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
在黄山市,你可以漫步在黟县西递宏村的青石板路上,感受古村的韵味,或在黄山区汤口镇山岔村,尽享山居的宁静与美好。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则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于一体的胜地,而休宁县海阳镇瑯斯状元村,更是状元文化的发源地,让人在领略乡村风情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蚌埠市五河县沱湖乡沱湖村和固镇县新马桥镇徐郢村等地的乡村旅游模范村,也都各具特色……安徽省各地通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乡村旅游正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据悉,2024 年安徽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突破 2 万家,年接待游客 35 亿人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求“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重要路径。当前,安徽正借着农文旅融合的东风,大力发展“茶旅”融合、“果旅”融合等,不断开发和拓展乡村旅游产品,为乡村旅游加分赋能。农文旅融合,让自然美景与农耕文化和谐共生,也让游客感受到了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实践证明,乡村旅游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按照部署,安徽省将深入推进打造“皖美休闲旅游乡村”行动,打造皖西、皖中、皖南、皖北四大主题乡村旅游集聚区,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集聚区。争创全国甲乙级民宿总数超过20 家,培育“皖美金牌民宿”350家。推出“乡村旅游+”融合项目,打造10 条以上特色精品线路。这些支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措施,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在安徽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农文旅融合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从皖北平原到皖南山区,从长江之滨到淮河两岸,各地积极探索将农业、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的新路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绘就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发展新图景。(沈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