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7-0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暖心托管巧解职工“后顾之忧”

    摘要:职工子女暑期“看护难”,是众多双职工家庭面临的现实困扰。为有效化解这一难题,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近期,我省多地工会组织迅速响应、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工会独特优势,积极拓展形式多样的职工子女暑期托管服务,

  • 和县第二届职业技能竞赛(农网配电营业工)收官

    摘要:本报讯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发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提升岗位技能水平,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近日,马鞍山市和县总工会联合国网和县供电公司举办2025年和县第二届职业技能竞赛

  • 安全装备送上门

    摘要:7月2日,在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王墩社区一工地,工作人员将安全帽、安全绳钩、劳保手套等安全用品送到工人手中。为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劳动安全健康权益,提升职工群众的安全意识,合肥市庐阳区总工会在全区开展

  • 芜湖湾沚区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引领暨思政教师进企业宣讲会举行

    摘要:本报讯7月1日,芜湖湾沚区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引领暨思政教师进企业宣讲会在芜湖棒泰科技有限公司顺利举行。此次宣讲会旨在把党的声音传递到企业基层,让产业工人更好地理解国家政策,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 滁州市工会网宣工作培训班在定远举办

    摘要:本报讯为进一步加强工会网络宣传工作,提升网宣队伍业务能力,近日,滁州市工会网宣工作培训班在定远县举办。来自全市工会系统的网宣骨干50人参加培训。据悉,此次培训班为期2天,特别邀请了业内资深专家授课。培

  • “阜阳工会职工学堂”四门课程开班

    摘要:本报讯近日,由阜阳市总工会、市工人文化宫联合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组织的本年度“阜阳工会职工学堂”开课,围绕四大热门课程开展培训。此次开设的四大热门课程是根据职工需求“点单”设置的,包括乒乓球培训、D

  • 工会搭台送岗位灯火璀璨映初心

    摘要:7月1日晚18时30分,当暮色浸染合肥城,合柴1972文创园的小广场却如昼般明亮。由合肥市包河区总工会指导、常青街道总工会牵头主办、“家在南二环”新就业形态联合工会与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承办的“滨”至如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会搭台送岗位灯火璀璨映初心

——走进合柴1972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场招聘会

   期次:第8613期   

7 月 1 日晚 18 时 30 分,当暮色浸染合肥城,合柴1972 文创园的小广场却如昼般明亮。由合肥市包河区总工会指导、常青街道总工会牵头主办、“家在南二环”新就业形态联合工会与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承办的“滨”至如归?常青“岗岗”好——新业态劳动者综合招聘会在此启幕。30余家优质企业携近千个岗位“摆摊设点”,工会“娘家人”用灯火璀璨的夜场招聘,为广大求职者点亮职业新坐标。

工会“置顶”服务:从需求清单到场景创新

“白天跑单没空找工作,工会把招聘会开到了夜市!”刚与某生活服务平台达成就业意向的快递员陈师傅攥着岗位登记表感慨。这场专为新业态劳动者定制的夜场招聘,正是常青街道总工会 2025 年“工会主席项目”的落地实践。围绕区总工会“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行动部署,街道总工会提前 3 个月启动“企业用工需求清单”与“劳动者求职清单”双摸排,针对新业态群体“工作时间不固定、技能需求多元化”的特点,创新采用“市集+直播+宣讲”三维服务模式。

招聘现场划分的五大功能区,处处彰显工会“巧思”:在招聘洽谈区,工会工作人员手持“岗位速配清单”,为求职者精准匹配适配岗位;抖音带岗直播与视频号同步推送岗位详情,实时解答“灵活就业社保如何缴纳”等高频问题;便民服务区的志愿者队伍里,既有律师提供劳动维权咨询,也有医护人员开展血压检测,连“免费配钥匙”“公交卡充值”等细节服务都一一落实。

劳模精神领航:从岗位对接到价值赋能

全国优秀农民工、高新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麻宗明的宣讲台被围得水泄不通。作为中式一级烹调师、合肥青悦食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他以《匠心筑梦 职启未来》为主题,分享了从基层厨师到企业管理者的奋斗历程,他结合自身深耕餐饮行业十余年的经历,激励求职者在工作中锤炼技能、争当岗位标兵,现场掌声不断。

“我们不仅要送岗位,更要送成长。”常青街道总工会负责人介绍,招聘会同步启动“滨纷赋能”职业成长计划,联合包河工匠分院开设的家政服务、直播运营等“订单式”培训班,现场就有 60 余人报名。凌大塘临工中心开发的“就业服务小程序”二维码在会场随处可见,求职者扫码即可获取“培训-就业-维权”全链条服务,这正是工会数字化赋能就业的创新实践。

灯火背后的“工会温度”:从单次活动到长效机制

“您看这个岗位,既符合您的工作经验,又能兼顾家庭时间。”工会工作人员小吴正为单亲妈妈刘女士“私人定制”求职方案。这样的“一对一”精准帮扶,在招聘会当晚现场咨询人数近400 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人数50余人。据悉,这场招聘会仅是常青街道总工会“主席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根据揭榜挂帅方案,街道将依托凌大塘临工中心,全年举办不少于 3 场“滨湖市集”主题招聘,目标带动200人稳定就业,其中农民工占比60%。“我们正在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让新业态劳动者随时能找到‘娘家’。”街道工会的负责人表示,后续将通过“招聘会成效跟踪台账”动态优化服务,把“滨”至如归的品牌做成服务新就业形态群体的标杆项目。

夜色渐深,合柴1972的灯光依旧明亮。当最后一位求职者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工会工作人员仍在整理未达成意向的简历,这些简历将录入“就业困难人员库”,开启“一对一”持续帮扶。这场灯火璀璨的招聘会,不仅是岗位供需的对接会,更是工会组织以初心暖民心的生动实践,让新业态劳动者在城市发展中感受到“家”的温度。(本报记者 胡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