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7-0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上线

    摘要:新华社电记者3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市场监管总局开发的“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近日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聚焦激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内部知情人机制,畅通从业者及关联人员举报食品安全违法线索的渠道,

  •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带动行业产销两旺

    摘要:新华社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3日说,根据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有关部署,商务部牵头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带动行业产销两旺,在扩消费、惠民生、助行业、促安全等方面发挥

  • 感受中医药文化丰富暑假生活

    摘要:7月4日,六安市金安区白鹭洲办事处新桥社区党总支联合新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辖区“连心童行”职工子女暑期爱心托管班的小学生,走进九仙尊霍山石斛股份有限公司文博园,开展“感悟中医药文化”主题科普研学

  • 淮北青年收获生命“能量包”

    摘要:本报讯近日,淮北市120急救中心与淮北矿工总医院资深医护人员组成讲师团,联合团市委、徽商银行淮北分行团委,共同举办“淮青夜校·青春‘救’在身边”急救知识培训活动。40余位淮青夜校学员齐聚一堂,共同学习

  • 盘活资源+筑巢引凤走出融合发展新路子

    摘要:近年来,安庆市怀宁县腊树镇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盘活资源、抱团共建、项目带动、筑巢引凤等多项举措,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百姓富”的融合发展新路子。2024年,村均集体经

  • 蚌埠精准赋能街区创业者

    摘要:本报讯近日,蚌埠市人社局就业中心创新服务模式,联合龙子湖区人社局在美食街区成功举办“源来好创业筑梦赢未来”创业服务进街区活动,精准对接创业者需求,取得显著成效。本次活动摒弃传统单一讲座形式,创新“知识

  • 共赴“数字之约”!这个大会为全球数字合作搭平台

    摘要:新华社电科技感满满,产业对接密集,中外智慧碰撞……7月2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幕。来自50多个国家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的嘉宾齐聚北京,共赴这场“数字之约”。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核

放大 缩小 默认

盘活资源+筑巢引凤走出融合发展新路子

   期次:第8614期   

近年来,安庆市怀宁县腊树镇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盘活资源、抱团共建、项目带动、筑巢引凤等多项举措,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百姓富”的融合发展新路子。2024年,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超80万元,100万元以上的村达3个。

无中生有,“蹚”出集体经济发展路

缺土地、缺能人、缺资金,掣肘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如何破解,成为镇村迫切想要闯过的难关。腊树镇白石村拓宽思路,因地制宜,用现代化的经营模式,破解集体经济发展“人、地、钱”的瓶颈,打通“堵点”和“痛点”,“蹚”出集体经济发展路,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白石村地域偏远、山多地少、交通不便,产业发展极其困难。面对无产业、无资金、无人才的“三无”窘境,村党支部大胆创新,经过多方考察学习,依据自身山多林密的自然条件,围绕苔藓这一生态资源,探索发展苔藓培育种植产业,变资源劣势为发展优势。

苔藓产业发展之初,就遇到了资金问题,靠单打独斗做不成事。腊树镇整合龙王山联合党委所辖的白石村等4个村资金60万元,并争取衔接资金、选派干部专项资金 60 万元,在白石村流转土地 60 亩,建成 16000 平方米的苔藓培育大棚和微景观制作车间,该项目年均增加集体经济收益近 30 万元,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50余户群众就业,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为多元化发展苔藓产业,实现产品价值提升,白石村升级打造苔藓微景观产业,围绕苔藓生产、加工、销售,建立全过程产业链,全面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围绕苔藓文创产品、苔藓绿化工程建设等产业链发展,带动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业增收,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

此外,白石村又结合“补充耕地”项目,将沙地变耕地 206 亩,结合村民自发开垦撂荒地 133 亩,飞地流转太湖塔山村土地347亩。白石村还招引福建客商,到村投资 200 万元,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合作种植沙地蜜薯 686 亩,全渠道销售额逾 700 万元,为集体增收13.2万元,带动周边300余名村民务工,综合收益 160 余万元。2024 年,白石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突破100万元。

有中培优,“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又到黄桃成熟季,腊树镇烟墩村300余亩的黄桃已上市销售。近年来,烟墩村把黄桃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不断扩大栽植面积,推进产业化进程,让曾经的“荒山裸岩”变成了守护生态的“绿水青山”,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实现了群众增收、生态改善、产业发展的“多赢”,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我们此次采摘的是村部门口的黄桃,共计8万斤左右,预计以每斤6元钱的价格出售,可以卖到48万元,桃园基地每天吸纳15人左右的当地群众前来采摘,每天工资约1500元。这不仅有力带动了村民增收,还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烟墩村党支部书记黄结平介绍说。

2018 年,为盘活闲置荒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烟墩村投资 40 余万元,引进种植浙江锦绣黄桃 150亩。因为品质好,2020 年一上市就打响了品牌。在良好效益的带动下,现如今,腊树镇烟墩、容岭、四合、八一等村连片种植黄桃 1000 余亩,年产优质黄桃约 110 万斤,产值达 800 万元,带动 100 余人就近务工,人均增收1.8万元。

腊树镇还通过组织网上直播、“一村一品”展销、采摘体验、特色美食品尝等活动,形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招商引资”为一体的“黄桃经济”,让曾经的“荒山裸岩”变成了守护生态的“绿水青山”和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目前,腊树镇已成功举办“百果节”“桃花文化旅游节”等3场次,吸引客商、游客3万余人次,达成交易额600余万元。

优中做强,“蔬”写群众致富新作为

盛夏是丰收的季节,腊树镇蔬菜产业园里的西瓜、甜瓜等长势喜人,农民在地里忙着采摘。这只是该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优中做强”的一个缩影。

腊树镇提前谋划、综合研判,在芝岭村规划建设蔬菜产业园,并连续三年将其申报为党委“书记项目”,高位推动,已整合水库移民、培强扶优、衔接资金等财政涉农资金近1500万元,改变了以往项目资金“撒胡椒面”式使用,“攥指成拳”办大事。产业园占地 1000 亩,计划总投资 2000 万元,已建成高标准蔬菜大棚 80000 余平方米,附属净菜加工车间、冷库、烘干房、智能化育苗基地、菌种培育车间等配套设施。目前,该镇已整合投资 460 万元推进四期项目建设,新建智慧大棚 20 亩、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园区河塘沟渠清淤 8000 立方米,发展大地蔬菜500亩。

为进一步放大资金效应,以点带面,腊树镇党委引导 12 个村分别以土地、资金、项目等形式入股参与产业园建设和运营,通过固定租金、收益分红两种形式,实现村年均增收 10 万元以上,同时吸纳周边200 余名群众就近就业,人均增收 8000 元。2024 年以来,该镇创造性推动产业园生产关系变革,确保资产设施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部分大棚承包到户,引导农民发展自主经营,进一步释放农民积极性和农业生产力。此外,该镇还深化与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聘请农业专家学者,打造集蔬菜种子繁育、生产技术创新、农旅研学融合等于一体的“产学研用”基地。(檀志扬 邹佳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