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连续的高温天气,让皖北大地一大早就开启“烧烤”模式。地处京九繁忙干线腹地、华东二通道“咽喉”的阜阳北铁路枢纽编组站,来往机车的轰鸣声、车轮碾过钢轨的咣当声,不绝于耳。
“三组准备始发 7 道,16213 次列车编组 56 辆……”7 时 59 分,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北车辆段阜阳下行运用车间出发作业场四班检车员郭祥宇,走到待检室刚接完班,对讲机里就传来检车任务。
2003年出生的郭祥宇,去年8月份被分配到阜阳下行运用车间,经过半年多的见习,于今年 5 月份开始成为一名正式的货车检车员,今年是他第一次参加暑期运输。
刚踏进现场,一股热浪扑面袭来,汗水顿时从郭祥宇的额头顺着脸颊往下淌。他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便开始连挂机车,插设安全防护红旗,连接各车辆之间的制动软管,还不停地猫着身子在闷热的车底部钻进钻出,精检细修每一个车辆配件。一上午,郭祥宇为 79 辆货车做了精心“体检”,喝了 4杯水,换了一次工作服。
下午 3 时许,气温升到当日最高“炎”值——39℃。回到装有空调的待检室“冲凉”还不到10分钟,郭祥宇就接到第10趟检车任务,是一趟装满电煤的“专列”。郭祥宇猛喝了一口绿豆茶,接着快步向作业现场走去。
“祥宇,今天是你第一次在这么高的气温下检车,如果有啥不适一定要及时联系我。”班组长闫光辉担心年轻职工经受不住高温“烤验”,来到他跟前提醒道。
“放心,带着它,俺能扛得住。”郭祥宇拿起工具包里的冰镇盐汽水,自信满满地说。
刚检查完一辆车,郭祥宇的工作服已经湿透,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牢牢地趴在身上,脸上的汗水不时滚落到水泥盖板上,眨眼间蒸发得无影无踪。郭祥宇来不及擦去脸上的汗水,一边弯腰、探身、挪步,一边用检车锤敲击检查着车辆部件。检查到第 7 辆车时,郭祥宇发现左 3 的闸瓦磨耗超限,立即取来新的闸瓦并更换。
“我们作业的地方是露天的,车辆上每一块有铁的地方温度都在 60℃左右,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碰到这些铁皮。”郭祥宇参加过快速修训练,平时不用 1分钟就能换掉的闸瓦,他用了接近两分钟的时间才做完,这时,他的劳保鞋已有大半被汗水打湿,车间送来的冰镇盐汽水也被他一口气喝个精光。
19 时 43 分,郭祥宇检查完最后一趟列车。在回作业场的路上,他开始算起了一天的工作量:步行了13公里,喝了近7升水,来回换了6次工作服,检修了221辆车,发现了15件车辆故障……算着算着,晒得黝黑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自豪的微笑。(刘子君)